|
||||
|
||||
又是一年四月。我們第十一次為你呈現這份榜單。呈現是為了記錄,記錄是為了致敬,致敬是為了同行。 我們慶幸有你同行,2014中國慈善榜才如此鼓舞,公益中國才如此精彩。 2014年初,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說:2013年,全國社會捐助總量較2012年有明顯上升,預計接近1000億元。 盤點榜單,嚴謹的數字自會說話:212位上榜慈善家、61.33億捐贈總額;760家上榜慈善企業(yè)、74.75億捐款總額。數字的背后,是捐贈氛圍的開放,是企業(yè)家社會責任的彰顯,是從腳踩黃土到身居廟堂的所有人慈善觀念的覺醒。 2013年,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不再為成規(guī)所囿,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2月,發(fā)改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同發(fā)布《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規(guī)定:“落實并完善慈善捐贈稅收優(yōu)惠政策,對企業(yè)公益性捐贈支出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這是我國首次在政府部門發(fā)布的文件之中,對慈善稅收減免的結轉問題予以明確。 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提出“完善慈善捐助減免稅制度”。 新慈善模式的探索及稅收桎梏的打破,一方面激勵了企業(yè)家的捐贈熱情,直接影響該群體向慈善家角色的轉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業(yè)家參與公益事業(yè)的途徑,利于保證捐贈人所在企業(yè)甚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性。 表象上,慈善家及慈善企業(yè)的捐贈金額不斷刷新。據中國慈善榜顯示: 世紀金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黃如論2013年捐贈總額高達4.67億元;世貿集團董事局主席許榮茂2013年捐贈總額3.7億元;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2013年捐贈總額近2.6億元······ 同時,大額捐贈不斷涌現:大連萬達集團向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捐助2000萬美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邵逸夫基金會向內地16所高校捐贈共2億港元…… 我們欣喜所見,同時,我們謹慎思考。 我們也許無法記錄古今中外的每一個善行,雖然它們都不該被遺忘;但我們可以記錄當下,記錄那些有據可循的責任與熱情,鼓勵它們、傳播它們,告訴善良的人們行善的結果不是麻煩,而是享受榮光。 因此,我們再次為你呈現這份榜單。 我們一如既往堅持客觀。秉承嚴謹有序的調查體系:2014年中國慈善榜由中國慈善榜辦公室通過專業(yè)調查、社會推薦、網上公示、專家評審四個階段,綜合專家顧問團和社會各界評審團的意見,最終形成“中國慈善家榜”、“中國企業(yè)慈善榜”、“中國明星慈善榜”三張榜單。 我們一如既往不憚繁瑣。為了最大程度確保榜單的客觀性及公正性,我們集合了六個渠道的捐贈數據:民政系統(tǒng)提供的捐贈數據、捐贈者自己提供的捐贈數據、各公益機構提供的捐贈數據、上市公司年報公布的捐贈數據、各種媒體公開報道的捐贈數據以及《公益時報》的公益檔案數據。數據征集工作結束后,中國慈善榜辦公室還組成專業(yè)的調查團對數據進行二次核實。 我們一如既往致敬榜樣。十一年,作為公益慈善領域的專業(yè)媒體,我們試圖在中國社會不斷前行和發(fā)展的同時,為你記錄下這些有愛的面孔,并不遺余力地傳遞善的理念。我們用榜單向中國慈善的核心群體表達尊敬,并力圖通過社會傳播途徑將這種表達最大化。借力這種敬意的表達,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的隊伍。當然,這一過程中最大的贏家還是我們的社會,是廣大需要幫助的人們。 我們一如既往不忘初衷。“那些在身后留下數百萬美元財富的人,死去時將沒有人為他哭泣,沒有人給予他榮譽,沒有人為他唱挽歌。公眾會說,這個人富裕而可恥地死去。”安德魯·卡耐基在《財富的福音》一書中這樣寫道。尋找中國的卡耐基——就是這張連續(xù)十一年發(fā)布的慈善榜最初的愿景。 我們一如既往衷心感謝。感謝所有支持中國慈善榜工作的人:從專家到普通網友;從基金會到各部委;從提供數據的慈善家到出席典禮的國家領導人……感謝你們的幫助與尊重,讓這張榜單能一如既往,與善同行。 本報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