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05版: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06版: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專題
   第12版:《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精編
   第13版:國際 案例
   第14版:國際 人物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
民間災害救援聯合體探路
中國NGO的
國際人道救援之路還很長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05版
中國慈善榜系列報道

第06版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專題

第12版
《2013中國慈善捐贈發展藍皮書》精編

第13版
國際 案例

第14版
國際 人物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

新聞內容
2014年04月15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對話國際危機管理協會(IAEM)中國區理事長白煜隆:
中國NGO的
國際人道救援之路還很長

    白煜隆:國際應急管理協會IAEM亞洲區總裁,上海聯合減災與應急管理促進中心理事長,曾擔任聯合國國際間在戰略秘書處(UNISDR)、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復興平臺(IRP)等機構的咨詢顧問。

    問:什么是應急管理或危機管理?

    答:應急管理英文是Emergency Management,是應對特重大事故災害的危險問題提出的,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機構在突發事件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恢復過程中,通過建立應對機制采取的一系列應對措施,以保障公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問:國內了解應急管理的人多嗎?你遭遇過什么誤解?

    答:可以說,國內了解應急管理的人非常少,甚至很多地方政府部門也不知道,有時候會以為我是做危機公關的、做IT的、做輿論監督的,反正就是跟災害沒有關系。

    問:國內民間組織和志愿者在災害應對方面處于什么水平?

    答:可以說,民間力量從人數上來說并不少,一出現災害,志愿者會大量涌現,但是大家還是憑著一腔熱血、一股勁兒來做,民間力量當中真正懂救援相關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真是鳳毛麟角,專注救災的民間機構也就十來家,屈指可數。

    問:應急管理在國際上有相對權威的組織和認證嗎?

    答:國際應急管理協會(IAEM)全稱是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rs,是全球性的非營利組織,總部在美國。該組織的主要學術成就包括專業危機管理人員資格認證以及危機管理業界標準制定,比如專業應急管理人員CEM認證和非專業應急人員AEM認證。現在這個組織由我牽頭,在中國設立了分部——上海聯合減災與應急管理促進中心,來推動減災與應急管理事業在中國的發展。

    問:在專業性上,國內和國際的差距有多大?能舉個可以量化的例子嗎?

    答:其實國外能提供災害應對專業培訓課程的組織很多,包含護理、搜救、緊急救助等很多方面。舉個例子,我們在接受應急管理人員的申請表后,就要對他們出具的各種培訓證書做一個含金量的考評,結果我們就發現,歐美國家能提供出國際認可的專業資質培訓證書的機構就有好幾百家,但是在亞洲相對少很多,有也集中在東南亞國家,而國內頒發的證書,目前還沒有一家被國際認可。現在我們國家應急管理方面也從政府層面重視起來,國家行政學院已經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試點,并且試圖和國際接軌。

    問:如果我們的救援力量想與國際接軌,要做的有哪些?

    答:首先是自身變強大,不論是經驗還是專業度,在自己國家還沒有頂尖成熟就不可能走出去。接著是拿到國際認可的資質,這個資質認證背后代表的意義,是真正懂得國際救援的程序、協議、規范和標準,除此之外,還要懂得其他國家的文化,去做國際人道救援不能侵犯人家的文化。所以,就算是非政府組織做國際人道救援,其實也是代表我們國家的形象,沒有做好準備就不能走出去,路還很長。

    問:國內來講,應該從國家層面制定一套救援的標準和體系,是嗎?

    答: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標準、規格,也沒有統一的約束,大家還處于自由發展階段。如果說現在要怎么發展的話,起碼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方向,就是大家知道標準和目的在哪里。所以制定好一個標準體系之后,再有培訓、再普及,會事半功倍。

    問:在災后救援當中國家和民間力量的角色是怎樣的?

    答:毋庸置疑的是,無論從數量、裝備還是戰斗力上來說,部隊是救援中毫無疑問的主力,從技術和專業性上來講,像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120、疾控中心等等,是走在前面的。民間力量只是占到了很小一部分。

    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民間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社會組織可以做什么?

    答:政府、軍隊再強大,也不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尤其是自然災害應對這件事,絕對是每個人的事。有一個粗略的測算,平時在減防災教育中投入1塊錢,災后可能減少的損失相當于8塊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具備一定的減防災和應急管理知識。所以跟部隊相比,日常生活中深入社區做減防災教育培訓,災害發生后做更加細致、精準的服務,可能是社會組織的優勢,也是政府做不到卻需要你協助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合久久精品色|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综合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尤物| 亚洲 综合 欧美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99久久综合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图片|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美国十次狠狠色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五月| 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 天天看天天摸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天堂|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亚洲欧美综合中文|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一本一道色欲综合网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蜜芽| 国产精品综合久成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综合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狠狠激情五月综合婷婷俺| 天天色综合天天色|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