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都武侯區 600名政府雇員擬轉入社會組織 武侯區近日拋出一項全新的社區網格治理機制系統性改革方案,其核心是社區治理結構呈網格立體化,由政府單一管理轉向治理主體多元化,社區服務實現社會化供給并由政府購買。 按照這一思路,武侯區的社區將被劃分為四級網格體系,社區黨組織、社會組織、志愿組織和駐區單位“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社區;所有的社區服務(包括行政服務事項)均由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目前從事社區服務崗位的近600名政府雇員(社會綜合協管員)大多將與街道解除勞動關系,轉入社會組織。今年,武侯區政府將花費3084萬元用于向社會組織購買社區服務。 (據《成都商報》) 濟南專項資金 補助社會力量辦養老 截至2013年底,濟南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有111.6萬人,占總戶籍人口數的18.2%,并且以每年約3%的速度遞增。為了應對老年人口快速增長帶來的養老需求,濟南市近期出臺了多項措施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在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方面,對于養老機構省、市兩級分別給予建設補助和運營補助,其中建設補助省級財政每床補貼4500元、市級財政每床補貼4000元,合計8500元;運營補助方面,省市財政均為每床每年補貼720元,計1440元/年。 (據大眾網) 重慶市2013年慈善系統 募集款物5.71億元 2013年重慶市慈善系統共募集款物5.71億元,其中市慈善總會募集款物2.24億元,爭取到中華慈善總會大病醫療救助藥品價值達1.5億元,比2012年增長21%。截至去年12月31日,已支出1.89億元,其中用于扶貧濟困3396.5萬元,用于救災6882.73萬元,用于新農村建設2158萬元,用于助學3638.83萬元,用于助老助醫及其他公益事業2824萬元,直接惠及困難群眾數十萬人。特別是“4·20”蘆山地震發生后,重慶市慈善總會為災區同胞募集款物7700余萬元,總量位居全國慈善機構前列。 (據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