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西方國家,保羅·達德利·哈特(Paul Dudley Hart)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字——正是他和他的伙伴們發現了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在結束了25年的海上生涯之后,這位曾經的海洋專家又展開了新的探險——以國際美慈組織(Mercy Corps)高級副總裁的身份,奔波于世界上最艱險貧瘠的地區。 哈特所在的國際美慈組織(以下簡稱“美慈”),是一個國際性的救援和發展機構,長期致力于協助世界上被痛苦、貧困和遭受不公平壓迫等問題困擾的群體。自成立以來,美慈為107個國家提供了19.5億美元的資助,為超過40個國家的1640萬人口提供了服務。 近期,哈特帶領他的項目組踏上了中國的土地。激勵他來到中國的信念是:和中國的NGO一起合作,共同改善世界。“中國的財富已經位列世界第二,這個國家很可能出現像卡內基那樣改變世界的人,慈善事業在中國的地位也將日益重要。”哈特在接受訪問時說。 打動第一夫人的NGO 1979年,在目睹過柬埔寨、越南難民的慘狀之后,年輕的美國人丹·奧尼爾(Dan O'Neill)決心為此做點事。借助岳父母在娛樂界和媒體界的盛譽和人脈,奧尼爾很快募集到了不少資金。但是,如何有效使用這些錢呢?他想到了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而這需要獲得政府的支持。 奧尼爾不假思索,抓起電話就撥通了白宮,想同卡特總統直接對話。但接電話的并非卡特總統,而是卡特夫人。電話中,奧尼爾以自己的決心與愛心打動了這位第一夫人。順理成章地,國際美慈組織便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 如今,美慈的項目已經拓展到世界上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農業、經濟發展、健康、氣候變化、社區發展和災后重建等多個方面。其中,經濟發展投入資金最多,下設農業發展、青年教育等分支。美慈投入最大的項目分別在阿富汗、伊拉克和蘇丹。 作為一家服務于全球的非營利組織,美慈擁有一個超過3700名員工的國際化團隊,其中5%來自歐美,另外95%則全部來自開展項目的地區,比如中國、印尼、索馬里、巴基斯坦和蒙古等。美慈的行政管理人員也大多來自全球各地,比如現任美慈在哥倫比亞地區的主管就是一位印度人。 過去的32年中,美慈創造了近40億美元的收入,在世界NGO組織里排名第11位。目前,美慈的項目資金大多來自歐美的政府,但哈特希望,這種情況能夠在將來得到改變。哈特的另外一個愿景就是,美慈能夠作為全球性機構提供地方性解決方案。當然,促成這樣的改變“需要從全世界募集資金”。 每年,美慈都會將收入的88%投入到項目運作中——這個百分比涵蓋了所有的日常運營和資金籌措的投入。雖然大多數基金會的管理開支都控制在10%的比例,但哈特對此并不贊成,他認為,“如果不允許NGO和基金會花費必要的日常支出,資金方面的困難將會降低公益組織的管理質量。” 通過多年的項目實踐,美慈獲得了許多合作伙伴的認可與支持,其中也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蓋茨基金會。“美慈與蓋茨基金會的合作是伙伴式的。我們共同設計項目方案,共同開展項目運作。除了金錢支持外,蓋茨基金會還給予了我們大量的智力支持。”哈特說。 美慈的全球足跡 在全球的許多戰爭或災難現場,美慈都以其及時性和快速行動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從印尼亞尼省強震到伊朗巴姆地震,再到巴基斯坦地震,美慈無一不是在24小時至48小時之內就到達了現場。 事實上,美慈的超強執行力正源于一種對被救助地區需求的重視——這也是美慈被蓋茨基金會選作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 每當去到一個全新的國家和地區,美慈首先會與當地的NGO組織交流溝通。談話通常是以這樣的問題開始:“你們希望怎么改善你們的社區?什么問題阻礙了你們社區的發展?” 2003年,美慈在伊拉克地區開展了一個合作項目,并承擔90%的項目費用。哈特當時任項目總監。在與當地人的會談中,哈特領導的項目組問:你們認為現在什么問題最緊迫?當地人回答:第一,我們需要清潔的水;第二,需要把街道污水清理掉;最后,必須讓醫院恢復正常運轉。此后,項目組圍繞這些需求制訂了具體的項目計劃。 傾聽當地社區的真實聲音,尊重當地政府,項目才會真正具有實際價值,也才更容易成功,并進一步發展為長期項目。哈特認為,這也是美慈得以成功的關鍵。而在那些全球最艱苦的地區,諸如索馬里、朝鮮等,更要取得當地政府的認同,因為在這些地區開展項目,最大的困難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在阿富汗,即使是塔利班當權時期,美慈的項目組也和政府達成了合作。當時,塔利班讓不少婦女失去了工作,很多家庭難以為繼。于是,美慈設立了小額貸款項目,并展開培訓,教授當地婦女在家中互助工作。“塔利班并沒有支持我們的工作,但我們遵守了塔利班的政策,并且想出了解決辦法,所以塔利班默認了我們的做法。”哈特說。 助力小額貸款 在慈善業界,美慈以靈活、新穎的項目備受贊譽,小額貸款項目正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12年前,美慈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以及美國的農場主合作,在蒙古開展了一個農業地區經濟發展項目,幫助大量牧民和農業企業進行多樣化生產和擴大經營。現在,這個項目已經孕育出了蒙古第二大銀行,不僅不再需要資金投入,并且有利可圖。 在印尼,美慈創立了為50萬小額貸款機構服務的“銀行的銀行”——股份制的安達拉銀行。蓋茨基金會贊助了1900萬美元,國際金融公司(IFC)和其他機構也參與了捐助。安達拉銀行致力于促成小額貸款機構與商業銀行的合作,使之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新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比如匯款、小額貸款保險、自動取款機和網上銀行等。 上世紀90年代末,美慈在中國扶貧基金會的邀請下來到中國。在最初幫助中國貧困地區建立小額貸款體系之余,美慈的項目逐漸延伸到諸多其他領域,諸如汶川地震后的社會心理康復,幫助建設因流動人口和艾滋病導致的極度貧困的農村等。 目前,美慈在中國的重點項目包括幫助中國的NGO加強管理能力,以及針對少數民族青年的金融知識培訓。2009年開始,美慈開展了一個中國非公募基金會高層參訪美國基金會項目,來自11家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及中國非營利組織支持機構的14位人士參加了訪問,他們在各自機構分別擔任理事長、理事和秘書長等領導職位。 談及美慈的發展目標,哈特不無期待,“未來的美慈應該屬于整個世界,服務于整個世界的需要。” (摘自NGO發展交流網) 背景資料 國際美慈組織是一家1979年成立的國際性救援和發展組織,它經常出現在世界上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協助被痛苦、貧困和壓迫等問題困擾的人建立安全、富饒、公正的社區。美慈設有北美和歐洲兩個總部,擁有3700多名員工,遍布41個國家,為1900萬人在經濟、教育、環境、健康、沖突管理、災難預防、應急救援、社會創新、農業和食品、兒童及青少年、婦女與性別問題等方面提供服務,目前已為114個國家提供了19.5億美元的資助。 直接提供物資援助并不是美慈想要的,通過激發人們未開發的潛能,創造持續的改變,才是其真正意圖所在。美慈倡導政府、社區和商業機構秉承責任感和充分參與的精神來共同解決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