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接12版) 以重慶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為平臺,中華女子學院將在重慶桃源居社區開設大專、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以及博雅學堂。同時,借助這一平臺,初中學歷的社區婦女可以通過重慶女子職業高級中學攻讀中專學歷。經勞動部門批準,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還將開設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等。按照計劃,在重慶桃源居社區5年開發期內,25至45歲的社區婦女可望全面普及一次。重慶女子職中將全面承辦中華女子學院為桃源居社區制訂的社區全員教育及婦女終生教育戰略發展規劃。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還將立足社區,面向社會開展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 在老年教育方面,重慶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將設立老年俱樂部,開辦老年大學,對符合條件的社區老人提供終身式、全福利服務。在兒童教育方面,桃源居基金會將在毗鄰社區的兩江小學、渝北中學和女子職業高中這三所學校設立培優獎優獎學金,在這三所學校就讀的桃源居社區學子,只要符合相關條件,就可享受培優獎學金。選讀女子職高的社區學子,只要符合條件,也會享受助學金。學校放學后,社區兒童素質教育中心還將提供午托、晚托服務以及節假日的素質教育服務。 Homestay(家庭寄宿),這一起源于國外、為外國留學生以有償服務的形式提供住房與生活基本設施(大多是本地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熟知。重慶桃源居社區立足實際,將在社區探索創辦中國式的“Homestay家庭教育”模式。該模式針對的群體,是那些孤獨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和獨生子女家庭,由社區遴選并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把這樣的三個家庭“結合”起來,利用雙休或節假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家庭成員”之間有姐有弟,有爸有媽,有爺爺奶奶,孤獨一點點消失,親情日益濃郁。這個新形勢下的“鄰里互助托護中心”,將是重慶桃源居社區的一大創舉。 據悉,重慶桃源居社區教育模式起源于深圳桃源居,但它并非簡單的復制或翻版,而是深圳桃源居的“豪華升級版”。從場館硬件上,重慶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面積達1萬平米,在中國堪稱獨一無二;在資源整合上,該中心集各項功能于一身,如此巨大的“社區生活綜合體”,在全國同樣絕無僅有;此外,這塊社區福利“蛋糕”所惠及的人群在重慶也將擴大,在深圳桃源居,二次置業的社區婦女是不享受社區公益教育福利的,而在重慶桃源居,不管您是二次置業或者租住,凡系桃源人家會員只要遵守“桃源人家”社區公約,便可享受到不同等級的社區公益服務與福利。 重慶桃源居圍繞民生,規劃先行,建管統一,建設服務型善治社區。政府引導企業承擔責任,大力培育社會組織,由此派生出了校社合作的社區公益教育體系。在社區開發期,把民非組織扶上馬,在結束開發時,完成公益組織的培育,社區服務轉為社區福利,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補充,形成了政府公共服務和福利良性轉換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從盆景到森林] 期盼“桃源居模式”遍地開花 中央黨校學習時報社社長、總編肖勤福在講話中說,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時刻——重慶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正式啟動成立,我相信這會成為中國社區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醒目標志。他說,無論是產業的現代化,還是經濟的現代化,但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教育,在社區里面植入教育的因素、機制,乃至制度,我想這是中國人在現代化過程當中實現人的素質提升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途徑、一個創舉。我們共同期盼桃源居模式從“盆景”到“森林”,在全國遍地開花,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甄硯在講話時指出,近來,我們都在談論中國夢,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就是要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個夢想凝聚和寄托了我們幾代中國人的訴愿,這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企盼。那么,老百姓的中國夢應該就是能夠過上國家強大、人民安康的好日子,生活在一個溫馨的社會。這樣,就會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夠心往一處想,營造積極向上的發展環境。桃源居社區教育的創新實踐,正是推進這些普通的具體的行動。 甄硯說,桃源居在深圳等地通過創建社區資本、培育社區福利,使政府的公共服務、企業的市場服務和社區社會組織的公益服務融為一體,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投資、居民共建的和諧社區。這就為社區的管理、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鑒的模式,為社區的婦女繼續教育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臺。她說:“經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看到了生活在桃源居的群眾在文化素養、道德修養、舉止文明方面都有極大提升,我每次到了桃源居都會受感動。我們全國婦聯的政治屬性、組織屬性以及社會屬性都決定著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引領億萬婦女為實現中國夢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華女子學院和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以及重慶女子職高強強聯手,共同啟動重慶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這一公益項目,這與我們婦聯所開展的女性素質教育工程是一致的,與我們所談倡導的理念是一致的,與我們大力弘揚的精神是一致的。” 甄硯最后強調,教育是邁向平等發展的階梯,我們看到女性受教育培訓越多,她的經濟地位就提高越快。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深化,社會對女性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做的就是集合各方面的資源。桃源居已經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好的辦法,希望桃源居社區文化教育中心在重慶成立以后,各主辦單位和重慶的各有關方面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加強社區管理、提升婦女素質方面多提供一些保障和支持,特別是推廣與普及創造可學習、可借鑒、可持續發展的好經驗。 (張清華 萬慶博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