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揚州市成立社會公益創投中心 近日,江蘇省揚州市社會公益創投中心舉行揭牌成立儀式,即日起正式開始運營。 揚州市社會公益創投中心(揚州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是揚州市首家示范性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位于揚州市大學北路33—9號,面積1000平方米,中心2012年開始籌建,2013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主要設有培育孵化區、展示區、成果轉化區、管理機構區等功能區。目前,中心已擁有行業協會(商會)、女性社會組織、文藝社團等多個分中心。并將逐步整合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公益資源,最終使之成為揚州市公益活動組織實施的統一平臺。中心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集聚一批具有公益使命意識的社會創業領軍人物,打造一批創新高效的公益服務項目,形成社會管理創新的支持平臺。 目前中心已入駐孵化的社會組織共有33家。主要包括從事老年服務、扶貧濟困、殘疾人服務、志愿者、支教、社區服務、外來人口社區融入等公益服務的各類公益性社會組織,入駐中心后,中心將為這些公益組織提供必要的辦公條件,同時,還將提供包括綜合性能力建設在內的創業及發展資助。 (據法制網) 貴陽市首批“星級”社會組織出爐 5月3日,貴陽市召開2013年度社會組織建設工作會議,總結去年工作、安排今年任務。會上,29家社會組織被評為貴陽市首批3A及以上等級社會組織。 貴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蔣紀鳴,副市長朱桂云,市政協副主席夏鋼出席會議。 據悉,社會組織的評估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5A級、4A級、3A級、2A級和1A級。自2006年以來,貴陽市社會組織發展迅速,年平均增長在15%左右,去年增速更達到了51%。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會組織2477家,初步形成了門類較多、層次不同、覆蓋廣泛的社會組織體系,發揮著促進社會公平、反映公眾訴求、整合社會力量、化解社會矛盾等積極作用。 朱桂云在會上要求,要切實提高認識,牢牢把握機遇,大力培養發展社會組織,尤其是公益類、慈善類、互助類和服務類社會組織;要幫助社會組織加強自我建設,實現快速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為推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據《貴陽日報》) 武漢市社會組織登記門檻降低 日前,武漢市取消了部分社會組織雙重管理、行業協會“一業一會”等限制門檻,今后社會組織成立將更為容易。 降低的門檻主要有:取消了部分社會組織雙重管理限制,今后成立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和生態環境類的社會組織,發起人或發起單位可直接向市、區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取消了行業協會“一業一會”限制,允許同一區域同一行業成立兩個以上行業協會,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簡化社會組織成立登記程序,合并社會組織籌備和成立審批環節。放寬社會團體會員地域限制,成立社會團體可吸收武漢市行政區域以外的異地同行會員。 降低社會組織注冊資金門檻,成立社會組織的注冊登記資金由3萬元下調至1萬元,成立社區社會組織的注冊登記資金下調至2000元(行業管理法律法規對注冊資金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人只需提交以本社會組織注冊名稱為開戶名的銀行存款證明,不需提交中介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 據了解,武漢市目前有4498家社會組織,先前沒有主管部門只有備案的社會組織還有近1萬家。 “今后這些沒有主管部門的社會組織都將可以成為合法的社會組織了。”武漢市民政局負責人說,以后還將對違規的社會組織依法處理,對優秀的公益型社會組織將給予扶持和獎勵。 (據《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