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戲”對于村里的老人有著獨特的意義,記得小時候我的爺爺經常翻山十幾里去別的村子看戲,那份熱情絕對不亞于現在的歌迷去聽王菲的演唱會 春節是我們河北老家最熱鬧的日子,因為村子里要唱“大戲”了!誰也說不清楚打什么時候起有的這個規矩,誰也說不清楚唱戲究竟是為了什么,只知道這是個雷打不動的傳統!但就是這個規矩,近幾年卻飽受著時代的考驗。 由于演出劇目的一成不變,加之流行文化的沖擊,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喜歡看傳統戲劇。很多廟會已經開始請現代的歌舞團來演出。演出機會的減少讓傳統劇團的生存愈加艱難,現在他們也不得不開始轉型,演員既要會唱戲又要會唱歌跳舞。 大戲開唱的日子,鄉親們很早就來占座,道兒遠的就騎著自行車過來,后座上掛著兩個板凳。“大戲”對于村里的老人有著獨特的意義,記得小時候我的爺爺經常翻山十幾里去別的村子看戲,那份熱情絕對不亞于現在的歌迷去聽王菲的演唱會。但是觀眾群里很難看到年輕人的面孔。我們之所以不被感動,并不是戲不好,而是我們經歷的太少。 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介入民間文化遺產保護,但是我們保護的速度似乎永遠比它們消失的速度慢半拍。拍攝的最后聽說附近有些富裕的村子已經開始用歌舞來完全取代流傳百年的戲劇了,春節又要到了,大戲還能唱多久?我不禁要問。 (田賀 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