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完善社會救助系統 記者近日獲悉,在各有關方的努力下,上海低保人員不再“墊錢看病”的期盼有望逐步成為現實。致公黨上海市委提出《醫保銜接民政為低保人員就醫提供便捷》提案,建議由負責社會醫療保險的部門主動與民政部門溝通,隨時掌握上海低保人員的實際情況,改變由低保人員看病先自己支付費用然后再去報銷的做法,把身份核實的工作前置到低保人員在看病結賬時。如果其享受醫療救助的身份無誤,看病涉及的費用就完全可以直接從相關賬戶中扣除。 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就該提案協調召開專題會議,上海市民政局、市醫保辦人員與提案人共同研究如何為低保對象就醫提供便捷服務,并決定下基層進行實地考察,直接聽取低保人員意見。去年8月,市醫改辦、醫保辦、衛生局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多位市政協委員赴長寧區實地調研,到正在進行醫療救助前置試點的長寧區仙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家認為,長寧區嘗試的“四醫聯動”,給《醫保銜接民政為低保人員就醫提供便捷》提案,提供了一些好經驗,完善后應該向全市推廣。 (據《新民晚報》) 廣州科技類NGO孵化基地揭牌 日前,廣州市科技類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基地(下稱“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基地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成立,廣東博士俱樂部有限公司等單位具體承辦和運營管理,是一個為科技類社會組織提供綜合辦公、聯合協作、資源整合、項目帶動和網絡延伸等集約化綜合服務的服務平臺。 基地第一期展開面積1300平方米,設50個卡位的辦公區域,有黨員活動室、沙龍會議室、科技信息發布室以及圖書閱覽室等配套設施。基地為入駐科技類社會組織提供辦公卡座、無線寬帶接入、前臺秘書服務、物業管理服務、會客區接待、黨建活動以及會員之家學術交流、聯誼活動等免費服務。也可以根據會員單位需求,提供其他增值服務項目,比如策劃學術交流、科技論壇、科普宣傳等。另外,基地還將為具備資格的科技類社會組織提供協助承接政府職能轉移,協助科技類社會組織建立相關行業領域的標準等服務。 目前已經有廣州抗癌協會、廣州市農學會、廣州市預防醫學會、廣州市科普基地發展研究會、廣州護理學會等團體會員簽約第一批入駐基地,另有80多家科技類社會組織表達了入駐基地的愿望并辦理了申請手續。 (據《科技日報》) 長沙啟動社會組織評估工作 記者從長沙市社會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專題培訓暨評估工作動員大會上獲悉,2012年度社會組織評估工作啟動,此次評估對象為符合參評條件的民辦學校、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中心)等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尚未參加評估的行業協會商會等。 根據《長沙市社會組織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2012年度社會組織評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本次評估對象為2010年6月30日前在市民政局登記成立,符合相關參評條件的民辦學校(學院、教育培訓機構)、職業技能培訓學校(中心)等民辦非企業單位;2010年6月30日前在市民政局登記成立、符合參評條件、尚未參加評估的行業協會商會等。其中教育培訓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實行規范化建設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基礎條件、內部治理、業務活動和誠信建設、社會評價等方面,總分為1000分。評估結果由高到低分為5A至1A共5個等級。(據《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