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的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慈善峰會(Forbes 400 Summit On Philanthropy)可謂云集各路風云人物,除了像比爾·蓋茨和巴菲特這樣的慈善界巨星外,各行業的精英也紛紛應邀而至。提供客戶關系管理類定制服務的Salesforce公司創始人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就是這其中的一位,除了率先提出“云計算”的概念,他領銜的這家公司在關注社會方面的投入也成績斐然。在此次峰會的一場座談會后,貝尼奧夫對于慈善模式又有了新的見解。 以下是他的自述。 如何成為“善良的企業” 談到慈善事業,我有個定位,這個定位從我們公司13年前成立以來都沒有改變過:這就是企業慈善事業的“3個1”模式。這種模式就是Salesforce公司的商業模式,按照“量入為出”的模式運行。在我們創辦Salesforce公司的時候,我們拿出1%的股權、1%的利潤(以產品捐贈的形式)和所有員工1%的時間,投入非營利性質的公益慈善事業。 當時這對我們來說很容易做到,因為我們沒有雇用員工,我們沒有任何利潤,我們沒有股權。現在,我們擁有1萬名員工和近30億美元的營收,但我們仍能貢獻近40萬個小時的社區服務,向超過1.6萬個非營利組織提供免費或高折扣的產品,捐贈了4000萬美元的資金用于資助我們關注的組織,比如紅十字會、聯合勸募會(United Way)和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我們通過和其他企業分享這種模式,擴展了其影響力,谷歌公司即采用了“3個1”模式的部分理念,創辦了一家10億美元的基金會。在個人捐贈方面,我的家庭慈善捐贈主要是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共同建設下一代兒童醫院。 在我創辦Salesforce公司前,我已經在甲骨文公司工作了13年,在最后的幾年里,我經常捫心自問:我究竟希望投身商業還是慈善事業?在那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必須實現商業目標,然后才能拿出錢來,支持我的慈善工作。但是我在1997年參加了一個會議,思想上有了突破,我意識到,你可以結合這兩種理念。你的企業、個人慈善事業以及你的企業慈善行為,沒有理由不結合在一起。恰恰相反,如果你能夠把它們全部匯集成一股力量,便可以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且行且捐贈”的力量 現在有幾種支持慈善事業的方式,我有必要指出,這些方式都很有價值。有兩位年過八旬的知名慈善家,他們都計劃在去世的時候捐出全部的個人財產,但是他們對待慈善事業有著不同的策略。 第一位就是被譽為“奧馬哈先知”的沃倫·巴菲特,他在2006年承諾把自己99%的財富捐獻給蓋茨基金會。在他去世后的10年中,他將捐贈所有的財產。這意味著,他絕大部分的資產將捐獻給他從來都不知道的慈善事業或慈善組織;他完全信任蓋茨基金會領導下加速花錢的執行過程。我把這種模式叫做“臨終捐贈”,這是一種可行的慈善模式。巴菲特告訴我,他的妻子鼓勵他在有生之年支持更多的慈善事業,他相信在告別人世后他的影響力會更大。也許在金錢方面是這樣,不過在慈善意義方面也許并非如此。 第二位八旬高齡的慈善家是查克·菲尼(Chuck Feeney),DFS免稅店的創始人,他堅持“且行且捐贈”的模式,已經捐贈了75億美元的財產。他確切地知道這些捐款的去向,親自參與他慈善戰略的發展及其執行。盡管菲尼捐贈的金額甚至不及巴菲特捐款的六分之一,但是這些捐款和慈善目標都是菲尼的直接投入。他的投入獲得了巨大的回報:利用讓他獲得商業成功的同樣才能,菲尼創辦了幾座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大學,在全球各地開創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慈善事業——從南非的艾滋病捐助到支持越南的人權事業。 現在,菲尼的銀行賬戶只剩下不到200萬美元,并且我認為,他仍然樂于捐贈其剩余財產。 我們處于慈善事業的黃金時代,人們捐贈了數額巨大的財富來幫助全世界,甚至連年輕人都參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捐贈誓言”——巴菲特和蓋茨發起的這個承諾,鼓勵億萬富豪在他們臨終時捐贈一半的個人財產。這筆錢本身不具有任何慈善目的:只是需要轉移到一家慈善信托基金或基金會。這些信托基金和基金會的目標未定,他們支出這筆錢的時間尚未可知。這種模式受到了外界的巨大關注,人們想知道這個承諾將帶來什么成果。這是個巨大的機會——在幾十年的時間里積聚數千億美元的資金。這筆錢的利用潛力引人矚目。 但是,如果沒有為目前的慈善工作制定綱要,也沒有涉及具體的可操作項目,我們必須拭目以待,才能看到慈善事業的成果——這些捐助者本人可能永遠看不到結果。這抵消了分享財富的好處,也剝奪了許多人體會快樂的權利,無法讓他們看到慈善捐贈的顯著影響和巨大進步。 意想不到的恩典 我為這次座談會中斷了在夏威夷的假期,因為我知道這次會議很重要,但是我并不知道,它改變了我看待生活的方式。 在這個座談會討論我們的慈善模式時,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說道,“對于爭相效仿的新一代企業家來說,Salesforce公司已經成為硅谷的重要靈感來源”。然后,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綠色回聲組織(Echoing Green)總裁謝麗爾·多爾西博士(Cheryl Dorsey)也開始談論她的組織從“3個1”模式中獲得的益處——他們可以免費使用Salesforce公司的產品。 作為綠色回聲的服務對象,泰勒·唐斯(Taylor Downs)效力的非營利組織致力于南非的防治艾滋病事業,在成堆的文件中發現拯救生命的信息,他說,這些文件沒有人使用,原因僅僅是“堆積如山的都是死數據”。這激勵他創辦了自己的社會企業Vera Solutions,這家公司使用免費的Salesforce賬號來管理、組織和訪問關鍵數據,幫助非營利組織獲得重要信息,而這些信息曾經埋沒在文件和電子表格里。 看到所有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系,我感到不可思議,一切都已改變。我覺得自己仿佛吃了幸福藥丸。我意識到,慈善事業已經融入到我生活的眾多領域;相比我從前的認識,慈善事業發揮了更重要的影響力,創造了更加緊密的聯系。現在談到慈善事業,不再只是巨額的捐贈資金,而是人們的熱情參與。這是人們攜手合作的恩典,這種恩典讓我們息息相關,讓一切事物相互關聯。再沒有比這更令人愉快的感受。 (據《福布斯》) 鏈接 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裂,許多網絡公司用戶流失,但Salesforce通過創新的技術模式、營銷模式,成為第一家年營收突破10億美元的云計算公司,如今它每天要為十多萬客戶處理超過360億宗交易。 在云計算領域取得成功的同時,貝尼奧夫開創了“3個1”的綜合慈善模式——公司貢獻1%的利潤、1%的股權和1%的人時回饋給社區。這影響了包括谷歌在內的許多公司也采用了類似的模式。正因為他在慈善領域的貢獻,世界經濟論壇在2005年授予他“全球青年領袖”的稱號。2010年,貝尼奧夫和妻子宣布捐贈給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兒童醫院1億美元,也因此被《Barron》周刊列入年度25位最有效率的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