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參與,更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開發綠色生產技術是實施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我們感謝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上海通用汽車組織開展的‘綠動未來’公益項目的支持,這項支持計劃為高校師生提供了促進環保應用技術開發與推廣的支持平臺。”日前,“綠動未來”的資助對象之一,北京交通大學刑書明教授十分高興地說到“綠動未來”對他們開發技術的支持。 “綠動未來——高校環??蒲袘眉夹g支持計劃”是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為發揮我國高校學生和教師在環??蒲虚_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積極促進我國“節能減排”適用技術發展的一項公益活動。 刑書明教授帶領的師生團隊通過項目申報,獲得了該計劃經費的支持。通過刑書明教授團隊的不解努力,研究開發出綠色鑄造技術獲得了可喜的實際應用成果,并完成了試生產。建成了年產1000噸汽車用低合金鑄鋼件液態模鍛生產線,并生產出產品樣件。這項新技術使鑄件噸產品生產的固廢排放量由傳統砂型鑄造的800公斤左右降低到1公斤;噸產品的鋼材燒損由原來的200公斤降低到20公斤左右;噸產品的電耗由1400度左右降低到1100度以下。下一步將與有關合作單位進行建設年產10000噸綠色鑄造示范基地。 設立 作為我國環保領域的全國性基金會,中華環?;饡闪⒁詠?,先后組織實施了全民環境意識調查、中華環境獎、格平綠色行動、大學生社團資助、環保嘉年華、飲用水援助工程、金太陽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系列公益項目,并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環境效益,為促進我國環保公益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公益項目要重視實際成效,這樣社會組織才有生命力。我們基金會一直在努力,積極打造能夠發揮示范、引導作用的公益項目,希望能夠圍繞環保工作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急需,積極發揮出基金會的重要作用。”中華環?;饡泵貢L王庭建說。 上海通用汽車積極承擔企業綠色社會責任,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合作,共同設立了旨在支持綠色技術發展的“綠動未來基金”。2010年,上海通用汽車向“綠動未來基金”注資200萬元,用于“高校綠色環??蒲袘庙椖考夹g支持計劃”,以促進綠色科技向產業化發展,加速環保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 “我們意識到,節能減排是項涉及面廣,具有戰略發展意義的事情,需要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節能減排也迫切需要具有先進性、適用性的技術支持?!蓖跬ソㄕf。 為此,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上海通用汽車共同合作,于2010年6月啟動了“綠動未來基金”,策劃實施了“高校環??蒲袘庙椖恐С钟媱潯?。 征集 據介紹,“綠動未來——高校環保科研應用技術支持計劃”主要是圍繞節能減排,對支持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促進能源或資源的回收及再利用、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綠色汽車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和開發項目進行經費資助。 該活動面向全國高校征集節能減排應用技術項目,項目評選側重技術的創新性、實用性和可推廣前景。通過推薦、申報、評審、公示,最終獲選的項目于2010年底獲得“綠動未來基金”資助的專項支持經費?;顒釉u選設置了3個級別、23個優秀項目,分別以30萬元、10萬元和2萬元,計150萬元進行科研開發經費資助。該計劃的實施有助于引導高校學生重視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重視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有解決實際問題前景的高校環保科研和開發項目給予扶持,以推動綠色科研成果產業化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這項公益活動,對高校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科研開發項目進行支持和推廣,引導和促進節能減排的科學技術進步。同時,以此激勵高校環保科研面向環保工作的實際需求,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做出積極貢獻。”王庭建說。 突破 公益最需要的是社會的響應與參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武漢大學……隨著在一所所著名高校中舉辦環保專題報告和支持計劃推介會的舉行,活動的參與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各個高校的學生、教師及新聞媒體、環保NGO等共數千人直接參與了推廣活動。此外,更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家高校通過網站和張貼活動宣傳海報等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宣傳推廣。“全國有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近200所高校、120多家高校環保組織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蓖跬ソㄕf。 據介紹,申報方案征集期間,一批富有創意、面向實際應用的環??蒲蟹桨副惶峤坏浇M織方,參與者覆蓋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共征集到569份環保應用技術項目的申報材料。中華環保基金會邀請了多位業內專家擔任評委,對所有申報的項目進行了評審。經過初評、公示、終評過程,最終西安交通大學敬登偉等23個項目團隊于日前獲得了不同級別的科研扶植經費。 “高度的參與性使得申報項目的內容極為豐富,這些項目在專業性、應用性等方面都有著可觀的發展前景,一批富有新意、令人稱道的環??蒲蟹桨府a生,這無疑有助于將科研方案向實際應用推進的綠色愿望。”有關專家評論。 另一方面,中華環保基金會在公益項目上的創新,不僅為促進綠色科技的發展添加了一種助推劑,也為公益項目更好地服務社會需求做出了有益的實踐。 成果 據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綠動未來——高校環保科研應用技術支持計劃”實施一年來,獲得經費支持的23個項目,均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并展示出了可喜的實際應用效果。 在這批支持項目中,北京交通大學刑書明團隊的“汽車配件綠色鑄造技術”項目完成了試生產,取得了鑄件生產節能減排的顯著效果;天津大學丁輝團隊的“單晶硅切割廢液中硅與碳化硅的分離回收”項目采用電泳技術對硅與碳化硅的分離回收的裝置和方法,提出了垂直電場應用于硅與碳化硅的回收,解決了污染和能耗高的難題。西安交通大學敬登偉團隊的“汽車引擎廢熱驅動車載金屬氫化物空調系統”自主進行了電噴汽車發動機實驗取得了有效進展;東北師范大學侯佳志團隊的“城市滯留型污染水體上岸循環凈化生態系統設計和示范”項目采取吸附材料、植物、微生物三位一體水質生態修復技術顯著地降低水體化學需氧量,提高水體溶解氧含量,為污染水體凈化提供了一種生態修復方法,并建成了多個示范工程。據不完全統計,獲得23項經費支持的項目中已申報和獲得了19項發明專利,準備和已發表了27篇論文。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組織這項公益活動,在高校掀起一次節能減排宣傳的熱潮,不少高校學生社團以此為主題,積極參與到節能減排活動中來。同時,也使科研技術進一步面向實際環保問題有了一次實踐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來說,組織實施這樣一個環保公益活動有著更為長遠的影響。”一位業內專家這樣評論。 (徐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