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試想一下,你站在一位名設計師的櫥窗系列前,充斥你整個視野的是應接不暇的時裝、高跟鞋和飾品,足以塞滿三個衣柜——是時候該讓女人們摒棄這種“在滿滿當當的衣柜前仍舊無衣可穿”的感覺了!“生態時尚365(ecovogue365)”就是前來幫助有這樣感覺的女性,用無限變化的穿衣方式讓你感受時尚的真諦。 品牌由來 “生態時尚365”是一個由母女二人創立的品牌,它的使命就是向眾多女性提供手工縫制的限量版時裝,通過可變化的穿著方式,減少女性時尚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2010年,科薇羅母女在母親露賽特(Russet Coviello)的家中開設了一間小小的工作室,在這里完成品牌時裝的所有設計、制作和宣傳過程,并逐漸摸索成為了愛護生態環境的時尚品牌。在女兒耶拉(Jerah Coviello)的營銷頭腦與母親的設計理念和精湛手工的相互配合下,她們成立了品牌的網站ecovogue365.com。這是一個專門展示可變時裝的概念網店,設計師來自全球各地。網站致力于改變女性對時裝迅速淘汰的心理,讓大眾學會以不同方式穿著一件時裝,從而達到對衣柜瘦身的目的,同時給了自己更多的穿衣選擇。最終,這能讓我們的處理品中,少一些被遺棄的時裝。 理念建立 于是,“可變時尚”成為了露賽特和耶拉從生態環境角度對于時尚的解讀。耶拉說:“女性一直被快速消費和不斷變化的時尚業牽著鼻子走,并且,這種消費循環的速度在不斷加快。”在這種時尚氛圍中,設計師們已經不只是在推出季節系列了,并開始轉向更細區間的系列設計,這就使得消費者不斷購買和淘汰大量的時裝。 在美國,時裝垃圾僅次于農業垃圾,成為第二大垃圾種類。2006年,美國更是攀上了制造最多垃圾的國家榜單的首位,而美國人一年所扔掉的衣服和鞋就多達633萬噸。 耶拉說:“在剛起步的第一年,我們留意觀察了所有時尚品牌對于生態保護的自我定義,然后總結出了20條可持續發展的品牌生態原則,每一條都指向了生態保護的不同側面。”但第二年,她們感覺到,設計師不能為每個人提供所有細節。最終,她們了解到,衣服的洗滌和使用階段消耗了衣服整個生命周期的50%,于是,“可變時尚”成為了她們的時尚信條。 母親露賽特在一件名為“蝴蝶”的時裝設計上,開發了4種不同的穿著方式。她們將此放到網上進行討論,結果引發一個客戶發掘出更多的方式,最終竟收獲了20種“蝴蝶”的不同穿著方式。“這與我們所宣揚的理念完全一致。”露賽特說。 如今,“蝴蝶”一直作為推薦商品在網上進行銷售,因為它代表了時尚賦予女性的力量,而賦予女性力量也是母女二人始終追求的精神。耶拉說:“從小母親就開始培養我對時尚、設計和創造力的靈感,并時刻提醒我,女人內心的強大更勝于外表的美貌。”正因如此,母女二人還決定將收益的1%捐贈給一家女性權益組織,并創建了“時尚效應”項目,幫助大家轉變對于時尚的已有心理,接受“可變時尚”理念。 耶拉有話說 “從加利福尼亞州和華盛頓州,到馬薩諸塞州和羅德島,再到我現在居住的佛羅里達州,美國東西海岸的成長經歷,讓我對于這個國家的自然生態、人文多樣性有非常深入的視角。 我相信,那些在年輕的時候吸引我們的東西就是靈魂告訴我們應該選擇的人生道路。 今天,我把我所有的經驗灌注在‘生態時尚’這一商業模式里,通過‘慢時尚’與‘創新設計’激勵女性降低生態足跡。我們鼓勵女性參與設計和嘗試不同的穿著方式,同時鼓勵設計師設計‘多功能’衣櫥,設計能多方式穿戴的‘可變時裝’,將浪費最小化。 我會改變我們看待時尚創新的視角。時尚創新不僅是款式設計層面上的,而應更多地考慮服裝‘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生命周期。生產者將更多地承擔責任,遵循零浪費的生產理念,與面料生產商和設計師共同協作,推動消費者持續作出明智的購買選擇。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零浪費、設計精美、做工精良的時尚品,然后由消費者決定哪些值得放在她們的衣柜里。 從一個西方人的角度來說,我更關心促使我們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思維。我希望看到更多創新者活躍在政治領域,而不只是那些理論家和富商。我們應多聽聽女性的聲音,她們是社會變革者,是文化繼承者和紐帶聯結者。變化是緩慢的,但未來總會來的。” 依托著與眾不同的時尚理念,“生態時尚365”必定是以下人群的標榜品牌:關注生態的時尚者、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輕裝上陣的旅行者、善用空間的居住者、眼光獨到的愛美者、考慮周全的持家者…… (高文興/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