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在各種人類文明最初的文獻中,我們總能看到對于宇宙的描摹與追問。每個人頭頂日日可見的天空,在晴朗的夜里,總能輕易讓人找到仰望的理由和追問的興趣。星空閃耀,銀河浩淼,從古到今,我們只需抬頭仰望,即可見證斗轉星移,無數燦爛或微弱的光芒聚散離合,照耀宇宙無盡的黑暗與未知。 轉眼又到了中國慈善排行榜公布榜單之時。每一年的慈善排行榜盛典,都貫穿著一種期待,這種期待,是試圖透過橫亙過去一年間紛繁蕪雜的記憶,搜尋慈善的視野中能夠留存于歷史記憶的部分。我們試圖通過理性的方式,用數據的排列,找出并羅列那些在慈善的星空閃耀著的群星,彪炳這些善意之行動者的蹤跡,并試圖通過榜單,將他們匯聚到一起,集納和善用他們的光芒,最終達到影響更多人的目的。 中國慈善排行榜所針對最主要的群體就是中國已初成規模的慈善家群體。從過去多年以及今年的榜單中,我們都可以輕易發現,中國民營企業家群體就是中國慈善家群體中貢獻最大的部分。這是這個時代企業家精神的群體展現。改革開放20多年來,社會飛速的發展,造就了一批抓住機會快速成長的企業家,但是同時,城市化浪潮以及城鄉二元社會的逐步顯現,卻也造就了更多對于彌合社會裂痕的需求。而這批手握財富且可以更自由支配的人,順理成章就擔負了更多的社會責任,他們的財富觀需要與時代相呼應。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也確實踴躍地站在了社會慈善的前沿。 在編制榜單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與民營企業家在中國慈善進程中日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相對應,中國的國有企業的慈善捐贈數量雖然也在逐年增加,但卻依然沒有起到與其占有的經濟總量相匹配的作用。2011年國資委要求從2012年起,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成為央企的必答題。截至2011年年底,117家央企有76家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但是,通過對這些已發布的報告仔細閱讀,卻發現其中不少報告的內容,大都是企業業務以及公益活動介紹。央企在此方面的意識,顯然還需進一步提升。 眾多在中國發展的外資企業的捐贈數量并不樂觀,跨國企業大多非常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工作,但是直接捐贈的數量卻占總體社會捐贈比例非常少。而中國的民營企業卻往往是左手社會責任,右手捐贈,兩邊齊頭并進。 中國的民營企業總是站在被追問的風口浪尖,而經歷了喧囂的2011,中國公益慈善領域的跌宕起伏也引來了頗多疑問。但“英雄不問出處”,今天我們更需要旗幟鮮明地為他們為中國的慈善捐贈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喝彩。 圍繞慈善榜編制工作的推進,《公益時報》面對網友發起了有關公眾對于慈善的態度的大調查。我們欣喜地發現,調查結果體現了公眾慈善態度正在不斷趨向理性和成熟。參加調查的數千名網友中,近8成的人都認為慈善不應問動機,慈善行為本身就值得肯定。而同樣也是超過8成的網友認為,慈善捐贈所產生的實際效果和持續性比慈善捐贈的數額本身更重要。 在這個令人鼓舞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客觀的記錄與審慎的思考。 客觀性來源于嚴謹有序的捐贈調查統計體系。2012年中國慈善排行榜,延續往年慣例,由中國慈善排行榜辦公室通過專業調查、社會推薦、網上公示、專家評審等四個階段,綜合專家顧問團和社會各界評審團的意見,將最終形成“中國慈善家排行榜”、“中國企業慈善排行榜”、“中國明星慈善榜”三張榜單。 為了最大范圍確保捐贈數據來源的客觀性以及公正性,榜單數據主要來源于六個方面:民政系統提供的捐贈數據、捐贈者自己提供的捐贈數據、各公益機構提供的接受捐贈數據、上市公司年報公布的捐贈數據、各種公開媒體報道的捐贈數據以及《公益時報》的公益檔案數據。在征集完數據后,中國慈善排行榜辦公室將組成專業的調查團核實各大捐贈數據。 數據是歷史的依據。 2004年慈善榜剛剛起步,上榜企業家不到100位,合計捐贈剛剛突破10億元;2012年,上榜企業家數百位,合計捐贈額數百億。數字飛躍的背后是中國企業家群體的社會責任意識從蒙昧到發展的歷程。從億元捐贈時代到十億元捐贈時代,到股權、裸捐、家族基金會等捐贈方式的粉墨登場,捐贈總量的持續提升背后,更多的是慈善家群體對于慈善持續性和科學性的探詢與思考。 榜單更重要的作用是致敬。 作為公益慈善領域的專業媒體,我們試圖在中國社會公益組織不斷前行和發展的同時,更多地傳遞公益與慈善的理念,不遺余力地做教育和倡導的工作。公益不是少數人的事,“人人公益”才是社會最終的愿景。人人公益本身就是一種對于善行和善意的不斷放大,最終才能惠及全社會,將公益之光撒播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角落。中國公益慈善捐贈藍皮書以及中國慈善排行榜榜單的編制工作,正是在這樣一個宏觀愿景的背景下持續進行的。我們用榜單向中國慈善的核心群體表達尊敬,并力圖通過榜單發布以及社會傳播途徑將這種表達最大化。通過這種敬意的表達,希望更多人參與慈善。9年,《公益時報》堅持用這樣一種方式,追問和見證中國慈善的發展,傳達一種理念和態度。 這本身就是一種中國式的慈善進程。 我們衷心地感謝支持中國慈善排行榜工作的人。這份立足于宣傳榜樣的力量,鼓勵全民捐贈行為,弘揚現代公益精神,繁榮中國公益慈善事業,以打造和諧社會為宗旨的“中國慈善排行榜”先后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部門的指導和關懷,國家領導人周鐵農、司馬義·艾買提、何魯麗、顧秀蓮等也先后出席典禮,多家社會團體也都成為支持單位。 “捐贈人是道德高尚的人”,慈善捐贈本身就是道德的體現。縱觀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脈絡,正是眾多個體的慈善行為持續不斷地累加在一起,才構成了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正面推動力。 一張連續9年持續發布的慈善榜單,只是中國慈善發展路途上邁步向前的小小注腳,慈善家個體的捐贈行為,也終究只能惠及一部分人。但是,在寂靜蒼穹下,道德的星輝,正是通過慈善家群體以及眾多跟進者們持續不斷的努力,哪怕是微小的努力,才最終匯聚,閃耀,感召,吸納,產生正能量的循環。這個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堅持將善意不斷地外化成善行的群體,光輝燦若銀河,終將照亮全人類共同的征途。 (本報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