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特約記者 閆冰 文/攝 突如其來的聽力障礙讓劉燕自11歲開始生活在與其他人不一樣的世界里,導聽犬PAN的出現,讓她好像重新聽到了聲音。現在,隨著中國首個導聽犬公益項目正式落地北京,將會有更多中國的聽障人士像劉燕一樣,重新擁有一對耳朵。 劉燕在11歲的時候因為生病導致神經受損,成為了一名聽障人士,雖然她會說話,但更多時候她選擇了沉默。 PAN是一只日本的流浪犬,出生后就被遺棄了,沒有純正的血統、膽子很小,對聲音敏感卻很少亂吠。 劉燕是《寵物派》雜志的網站編輯,她通過讀唇語來理解別人,用手語和不太準確的發聲與外界交流,她堅強而努力地在有聲世界和無聲世界之間生活。 流浪犬PAN因它的潛質而被培訓成為合格的導聽犬,同時它又被選中作為日本導聽犬育成會贈送給中國的“小使者”,這讓它肩負起更多的使命。 2011年6月28日,由北京市養犬協會主辦,北京市公安局指導、北京市民政局批準實施的中國首家導聽犬公益項目正式落地北京。儀式上,劉燕從視頻中第一次看見PAN,自此,他們的命運有了交集。 “它代替了我的耳朵” 幸運的是,劉燕成為了PAN的接收者。她笑稱自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得到了許多聾人朋友的羨慕。“朋友們覺得我實在是太幸福了,都想搶走呢。其實很多聽障朋友都很想要一只導聽犬,著急得不得了,幾乎每天都有人問我什么時候還會有?。渴裁磿r候培訓好?” 2012年1月25日,劉燕搭上了前往日本的飛機,接PAN來中國。在那里,她學習了導聽犬的日常訓練及使用方法,“導聽犬不同于普通的寵物犬,要讓它很好地為你工作,必須每天堅持訓練,還要保持正確的使用方法。” 2012年2月3日,PAN正式由日本導聽犬育成會與北京養犬協會交接,入住劉燕家之后,它要充當劉燕的“耳朵”?!皼]有PAN的時候,像燒水、做飯這種需要聽聲音的事情,我就得反復跑反復看,要是忘了就不行了。而例如漏水、來人敲門我是都聽不見的?,F在有了PAN,如果有人敲門它會跑來拍我,我做出‘哪里’的手勢,它就領我去門的地方。它對聲音特別敏感,要是有一點聲音它就警覺起來了?!眲⒀嘟榻B說。 劉燕給記者演示了鬧鐘、定時器、報警器等聲音響起的狀況,PAN都會在聽見聲音后迅速做出相應的反應,“如果鬧鐘響了我還不起床,PAN就會跳到床上,用爪子拍我,好像在跟我說,‘你可不能賴床啊’。”現在,只要一提起PAN的工作,劉燕有著說不完的話?!拔疑习嗟臅r候,PAN會自己在家等待,‘留守’是導聽犬在訓練時需要學會的一項基本技能?!?/p> 劉燕曾經是沉默寡言的,這幾乎是很多聽障人士的共同點。然而自從有了PAN,劉燕變得愛笑、愛說話了?!耙郧霸诠纠锒际呛屯掠脤懽纸涣?,很少會說話,因為有一種自卑感?!眲⒀嗾f,“我聽不見,說話也不好聽,交流不方便就不太合群,覺得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現在通過去日本學習還有和PAN的接觸,慢慢有自信了,和同事交流我都會努力說話。我們同事都很奇怪,說我變化怎么那么大啊。” 除了性格日漸開朗之外,劉燕還開通了專門的博客,以PAN的視角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以求讓更多的人了解導聽犬、讓日本友人能看見PAN在中國的情況,也為了表達她的感恩和快樂?!跋嗵幜艘粋€多月我就再也舍不得PAN了,它代替了我的耳朵,所以對它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比一般的寵物更深得多?!眲⒀啾е鳳AN,而PAN則親昵地舔著劉燕。 7天+180天+30天 目前導聽犬項目已經進入到了訓導師志愿者的招募和選拔階段,北京市養犬協會預計招募30多名志愿者,希望在這批志愿者的協助下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培育出第一批屬于中國的職業導聽犬。 北京養犬協會新聞部主任王悅介紹說:“導聽犬的要求和費用都比導盲犬低得多,所以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媒體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導聽犬,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p> “我們會模擬一個家庭的環境,挑選出一只用于培訓的導聽犬,志愿者們要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七天的學習,主要包括手語、犬類行為基礎課程、殘疾人心理知識等,還要帶著狗狗進行練習。現在課程制定已經基本完成了?!睂τ趯犎呐嘤柗绞?,王悅解釋道。 一只有潛質的流浪犬被培訓成導聽犬,需要訓導師210天的努力。其中180天與狗狗朝夕相處,每天堅持訓練,另外30天用于與被服務的聾啞人進行適應性相處。“導聽犬的訓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要保證它的工作性能和持久性,還要保證每一只狗狗進入家庭后都能扮演好它應該扮演的角色。”王悅說。 面對很多熱心公益、有志成為導聽犬訓導師的年輕人,王悅表示了欣慰,同時也有擔憂,“雖然報名的人不少,可是真正符合要求的并不多。很多年輕人覺得好玩兒或者新奇,對這件事的認識、時間分配以及困難預期并不充足,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p> 喜憂參半 在國外,尤其是日本和歐美國家,導聽犬的訓練和相關政策已日漸成熟,可是在中國,導聽犬卻還不為人熟知,導聽犬項目的相關標準和規定都尚存在空白。又因中國聾啞人基數大、中外手語差異等因素,給導聽犬的中國之路增添了許多未知和艱難。 作為國內的重要試點,北京市養犬協會的導聽犬公益項目,將借助日本導聽犬育成會培訓出一批中國的導聽犬訓導師,并從北京市公安局犬類留檢所的流浪犬中挑選犬只。培訓出的導聽犬,交由北京市聾人協會,免費服務于北京市的聽障人士及聽力下降的老年人。 “第一批訓練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北本┦叙B犬協會秘書長沈瑞洪這樣說,“聾啞人是一個隱性的人群,他們不像盲人、肢體殘疾人能一眼看出來,所以也正因如此,他們受關注的程度會比較低。這個項目不光是對聾啞人的關注,也是對流浪動物的關注?!币磺袆倓偲鸩剑叭沃囟肋h”幾個字雖然老套、卻很貼切。 談起項目目前進展緩慢的幾方面困難,沈秘書長回答,“一方面是資金的制約,由于目前沒有訓練成型的導聽犬,所以在項目初期還是由我們自己來籌集資金,以社會捐助的形式為主,剛開始捐助者多是感興趣的個人和周圍的朋友,希望慢慢有更多的企業和愛心組織介入。”關于資金的使用,他表示,“會通過社會各方面的監督、相關部門審計等多方面監管,保證項目資金使用的公正透明。” “第二個方面就是人了,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能夠對聾啞人和流浪動物加以關注,希望召集更多的志愿者來加入到我們的事業當中,來幫助這個項目盡快成長起來?!鄙蛉鸷檠a充道。 除了資金和人力,作為中國第一個有官方背景的導聽犬公益項目,北京市養犬協會肩負的不僅僅是導聽犬的培訓工作,還有相關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與完善。導聽犬及導聽犬訓導師在中國的資質認定,也是他們正在重點著手進行的事情?!斑@不僅需要個人、企業的幫助,也需要來自相關單位、部門及國家的支持。” 據王悅介紹,僅北京地區就有持證聾啞人17萬左右,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量,就算今年成功培訓出了30只導聽犬也是杯水車薪,“只有知道的人多了,關注聾啞人事業和導聽犬項目的人多了,才會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才可能培養出更多的導聽犬?!?/p> 在談話的過程中,大家都會提到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劉燕說,“我們也有導聽犬小PAN,希望更多的人知道PAN,知道導聽犬?!?/p> 鏈接: 導聽犬訓導師與狗狗的 十個約定 你真的有足夠的時間嗎?把我訓練成一只合格的導聽犬,需要180天呢。 你有足夠的耐心嗎?如果我淘氣了、懶惰了,可不可以不要生氣。 每天都要花時間堅持訓練哦。 我的心情你真的懂嗎?我是曾經被丟棄過的流浪狗,能重新回到溫暖的家里真的很高興,我會努力工作、珍惜機會的。 希望你可以完全的信任我,能成為你忠誠的朋友、能做一只“被需要”的狗狗,是我最大的幸福。 你會舍得我嗎?180天之后我就要投入工作了,去照顧新主人,雖然我舍不得你,但是必須要分離。 你會對我負責嗎?你要把訓練方法教給我的新主人啊,不然我們的努力會前功盡棄的。 無聲的世界你了解嗎?訓練我的時候要讓我記住你的手勢而不是聲音哦。 我們的夢想可以一起堅持嗎?“導聽犬訓導師”不是一個好聽的名字,而是一種信念和堅持,不管遇到什么困難,請你不要半途而廢。 如果你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請和我一起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