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陳江宏 一年前,鄧飛等記者聯合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發起“免費午餐”公益行動,倡議按照3元一餐的標準為貧困學童提供“免費午餐”,掀起一股民間公益熱潮。 一年后,在“免費午餐”周年生日會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發布其2011年財務報告,向社會公示該基金自2011年4月成立到2011年年末,八個月里善款的籌集和使用情況。鄧飛表示,這個報告代表著“免費午餐”為公益組織和公益領域所作出的探索,通過公平、透明和接受監督來提升公益事業公信力。 每天新增55個孩子受益 “每眨下眼睛就募集來2份午餐”。在“免費午餐”的這份年報中顯示,從2011年4月2日到12月31日的274天里,“免費午餐”基金接受捐款6萬多筆,籌集善款逾1833萬元,平均每天募集善款6.5萬元,通過募集到的善款,讓1.5萬余名孩子獲得”免費午餐”,平均每天新增55名。同時,“免費午餐”基金2011年實際總支出346.79萬元,開餐學校129所,14個省市1.5萬余名孩子獲得了”免費午餐”,其中,管理費用17萬余元,比例為5%。 報告還對”免費午餐”項目如何監督學校善款使用作出公示,如:對所有”免費午餐”學校兩個月撥付一次款項,按平均計算,一般一個學生一天一份午餐費的成本在3元內控制,以定期撥款的形式,降低善款風險;要求每所“免費午餐”學校開通本學校微博,學校收到款項、采購物品等都要通過微博公開;每所”免費午餐”學校都有一位志愿者與該學校對接,由志愿者負責查看和監督學校每天的微博更新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等。 加大稽核和監督力度 據了解,由基金會中心網提供的獨立第三方信息披露專題頁面已同步上線,那里會披露“免費午餐”更為詳盡的財務數據。 此外,“免費午餐”基金還組建了一支多名專業人員組成的稽核團隊,針對志愿者或捐贈人反映的各學校情況和問題,對相關學校進行不定期走訪,核查善款使用情況,已出具多份調查報告。 在周年會上,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成立監督委員會,成員分別是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北京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師曾志、著名編劇寧財神等10人。 同時,因為外在條件的變化和廣大捐贈人的要求,“免費午餐”項目將進行調整:新申請學校凡是使用國家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用于乳品面包等輔食營養補助的學校,將不予合作;“免費午餐”項目資助的學校,全校教職工均納入資助范圍,校長、廚工、采購員必須和學生共同食用。“免費午餐”基金負責人表示,“免費午餐”項目通過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已使國家關注到貧困地區學童的營養狀況,并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未來一年,“免費午餐”還將繼續募集資金,轉入國家沒有覆蓋的其他更多縣區,幫助該地鄉村饑餓兒童,為國家的普及進入做好鋪墊準備。 集中采購不予合作 在“免費午餐“周歲生日不久前,貴州近百名小學生在實施國家營養改善計劃中疑似中毒的消息,讓公眾將目光一樣集中在“免費午餐”上。 對此,“免費午餐”方面表示,在“免費午餐”項目學校實地執行的過程中,確實發現各地政府在獲得國家補助時存在一些問題:當地政府不知道如何操作正餐供應索性外包,不得不外包采購食品;亦有當地官員試圖從中漁利,故設法抵制正餐堅持采購。鄧飛曾多次表示,鄉村食品外包將有巨大安全隱患,商人必從孩子嘴里摳食,沖突無法調和。因此,“免費午餐”堅持給鄉村兒童提供一份有油有鹽的正餐,而不是一份零食。 正因此,“免費午餐”項目明確表示:現有項目學校如已在發放奶制品,應與學校、教育局甚至政府溝通建議不使用,如回絕,則全校退出,避免出現食品安全事故責任糾纏不清。 今年兩會期間,“免費午餐”在湖南新晃縣、湖北鶴峰縣運行一年后形成的一整套模式,被30余名全國人大代表寫進建議案,建議國家其他678個縣推廣。而截至3月31日,“免費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2410余萬元,開餐學校137所,享受免費午餐學生16678人。此時,當你眨了一下眼睛,募款數字又有了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