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如果計劃再做細點的話,我相信會引來更多的投資,這個項目在國內剛剛起步,應該說我們是一撥從事‘屋頂計劃’的人?!蓖趵谡f。 “不對,我覺得你還是應該從細節開始入手,前期投入不應這么多。”張海濤說。 “你們都太保守了,就這個項目投入金額加大的話,利潤回報是很客觀的。”柯木說。 王磊、張海濤、柯木分別是來自北京不同領域的三個專家。王磊是學電氣自動化的,現在干的是電力領域繼電保護工作,張海濤是太陽能領域的行家,有過多年研究太陽能行業經歷。柯木學的是市場經濟現在在中關村一家外企干著銷售工作。 他們三人之前并不認識,是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他們各自都有著創業的想法,想在太陽能發電領域做出一些事情來。 “我們白天就在這里工作直至下班,花50塊錢買兩頓飯外加20塊錢買一杯咖啡就是我們一天全部的支出,在這里辦公要比租上一個寫字樓劃算多了。”柯木說。 柯木說的在“這里工作一天”實際上在北京中關村電子商城旁的一家名叫“車庫”的咖啡屋,他可不是在這里當服務員銷售咖啡,而是在這里張羅著自己的創業夢想。 記者來到這里時正巧碰見他們三個人正在一張桌子上談著各自想法,桌子中間矗立著一塊醒目的牌子:“屋頂計劃、歡迎騷擾”。記者上前打探得知,在這里有著與“屋頂計劃”相似計劃的項目并不占少數,放眼望去時不時就能看見餐桌上的牌子,只不過這些牌子上寫著各自令人夢寐以求的計劃。 “車庫”咖啡屋是目前北京市場專門為草根創業組織提供聯合辦公空間和信息交流平臺的三家咖啡屋之一,在北京中關村一帶還有另外兩家分別叫做“3W”和“庫卡”的咖啡屋也是如此。“車庫”、“3W”、“庫卡”為全國草根創業者提供信息技術交流平臺和辦公場所,時常定期舉辦風投項目推介會,為那些有項目愁資金和有資金找項目的人找到很好的洽談渠道。 “車庫”的老板蘇菂告訴記者,“車庫”于2011年4月開業,有著約800平米能容納150余人的場地,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成為了全國知名聯合辦公空間。 “我們目前已經幫助約15家創業團隊共拿到了2000-3000萬的創業經費,這些資金能很好地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蘇菂說到這掩飾不住內心自豪。 “當初之所以想開這個咖啡吧就是因為想幫助國內草根創業組織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在這里經常會舉辦創業投資、技術交流活動,節省了創業者從辦公室到活動現場的時間、交通成本,團隊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討技術問題、增強團隊的社交能力,而且支付20塊錢就能搞定一天?!碧K菂笑著說。 記者隨后來到同樣位于海淀中關村的“3W”咖啡屋,這里同樣充斥著強烈的創業氣氛,各種創投講座在這里上演,時不時還能見到一些著名風險投資人。 “我們這里其實也就是為平民草根、那些剛出校門或者想創業的人提供一個辦公場所,讓他們在這里有創業的氛圍,使想創業的人在這里創業成功”。“3W”咖啡屋老板馬德龍說。 “我們其實和3W、車庫差不多,但是相同之外也有著不同,這個就要靠你去細細體會了,你如果在這里連續坐上幾個白天你會覺得這里創業氛圍真的很不一樣?!庇浾咴谥嘘P村創業咖啡屋“貝塔”咖啡屋聽到老板趙可恩這樣的說法。 “貝塔應該算是最早成立的創業咖啡吧了,現在貝塔在北京、上海、杭州都有分店,我們也立志把貝塔做到最好,下一步我們的發展目標是想從扶持IT領域的創業團隊向扶持大學生創業和海歸創業團隊轉移。”趙可恩說。 記者在走訪這三家店看到它們雖名為“咖啡吧”,實則有著良好的辦公條件,這里有專人為你提供茶水、餐飲服務,有專門的中、小型討論間,提供Wifi、打印、郵寄等各種服務,比起那些專門做咖啡屋或者是其它易久留的消費場所的地方來說,儼然這里就是一個小型的SOHO。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像這種專業提供草根創業的場所還較少,這種方式無疑填補了草根創業領域的一個空白。 記者在這里還發現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創業者,黃鑫就是這里的一位創業者。 “09年大學本科畢業后工作過兩年但是感覺自己心中還是想著為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開工,所以選擇創業,不管成不成我都要試一下,沒有嘗試哪來成功?!秉S鑫說。 黃鑫目前有另外一名創業伙伴和他一同創業,他們選擇的是IT領域,在這個當今信息時代發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