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
||||||||||||
共鑄中國心項目繼承和延續了貧困地區病殘兒童救助精神,搭建了一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共同參與、踐行公益慈善行動的綜合性救助平臺。 “到了,到了。”3月16日早上8點,由拉薩開往北京的T28次列車緩緩駛入北京西站。站臺上,包括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斯塔、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任啟亮在內的迎接隊伍等候已久。 12歲的尼瑪卓嘎跟在家人身邊,從斯塔副部長手中接過鮮花。“我是第一次來北京呢。”面對如此“規格”的迎接隊伍,小姑娘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雖然并不認識站臺上熱情的接待者,但尼瑪卓嘎知道,這些都是幫助她的人。 不同尋常的義診 尼瑪卓嘎家住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措美縣哲古鎮。 去年8月初,即將上五年級的尼瑪卓嘎參加了大型公益活動“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在山南地區開展的義診。在這次義診中,自小就體弱多病的尼瑪卓嘎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在此之前,尼瑪卓嘎和家人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確切病因。 而尼瑪卓嘎并非個例。 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高原,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比平原地區要高一倍。 據相關報告,2005年至2006年對西藏部分在校學生的普查顯示,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為千分之十二至千分之十四。相比之下,平原地區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一般為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八。 與此同時,由于地處偏遠、經濟落后等原因,西藏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有限,不具備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和手術條件,很多兒童因此失去救治的最佳時機。 2011年,適逢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以首都及各省市醫療專家組成的“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大型公益活動專家團,于7月30日至8月7日在西藏全面開展大型義診活動。 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醫療專家和志愿者行程兩萬余公里,深入拉薩、日喀則、林芝、山南、阿里等5個地市13個縣,巡診近十萬人次,捐贈藥品價值775萬元,篩查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140例、適合手術的白內障患者131例。 “農牧區老百姓生活條件和地理環境都沒辦法為孩子提供很好的醫療條件,很多孩子得病了也不知道,通過義診才發現。”中共西藏山南地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勝說,“這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義診,深受當地老百姓歡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心臟中心專家團隊,在山南人民醫院建立了“同仁先心病萬里行”山南站,發現疑似先心病患兒36例,其中,適合手術的患兒14例。尼瑪卓嘎就是其中之一。 不只是手術 義診篩查只是第一步。篩查之后,救治工作也隨之啟動,“共鑄中國心”著手與北京多家醫院聯合商討治療計劃。 幾個月后,3月14日,在共鑄中國心基金的統一安排下,包括尼瑪卓嘎在內,12名患兒在家屬和醫生陪伴下踏上了來京的火車。他們中最大的不到13歲,最小的剛1歲多。 同仁醫院亦莊分院和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分別接收6名患兒。 在同仁醫院亦莊分院的病房里,孩子們再次見到了去年赴山南地區進行義診的醫療專家們。心血管中心副主任醫師王國宏就是其中一位。 “目前來看,這些孩子的病都是可以一次性根治的。”據王國宏介紹,篩查后每個孩子都建了病歷檔案,醫院對孩子的情況非常清楚。根據計劃,孩子們先進行體檢和休整,“3月20日左右手術,再經過大約一周的恢復,應該就可以出院了。”王國宏說。 共鑄中國心基金和醫院一同為患兒制定了詳細的治療計劃,“手術實施方面,組建了內科專家組、外科專家組、超聲診療組,醫院相關保障系統都在參與。”同仁醫院院長助理、心血管中心主任吳明營說,“這是很好的一個善舉,我們要踐行好。” 與此同時,陪同患兒抵京的3名西藏醫生將在同仁醫院進修。 “不只是治好病,還要培養技術資源。輸血不如造血,培養好技術資源,醫生回去后能幫助我們篩查。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建議,讓孩子有獲得救助的機會。很多是因為‘不知’,不了解這個危害而延誤了病情,造成了一個不可逆的結果。”吳明營認為,此次“共鑄中國心”活動的意義,“一是救治孩子,二是示范引領,三是培訓醫務工作者。” 為了共同的目標 這是共鑄中國心基金救助的第三批西藏先心病患兒。該基金計劃救助110名,目前已成功救治31名。今后,被篩查出患有先心病的西藏兒童,還將陸續到北京接受免費手術治療。 作為患兒和家屬的“領隊”,山南地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勝全程參與了此次救治行動。 “我們甘當‘志愿者’,跟大家一起奉獻愛心。”陳勝說,“同心·共鑄中國心西藏行活動要做5年。有些地方還比較偏遠,目前開展義診的是離拉薩較近的幾個地區。稍遠地區陸續會有專家過去進行篩查,逐漸擴大范圍。” “去年‘共鑄中國心’組織醫療專家進藏,為數萬名同胞進行義診,并為西藏的醫療機構和北京多家醫院建立了聯系。”共鑄中國心項目贊助企業步長集團董事長趙濤說,“活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也喚起更多人對西部、老少邊窮地區人民健康的關注。我們也會繼續關注西藏兒童的健康和西藏地區的發展。” 據了解,“共鑄中國心”是由全國優秀醫學專家共同倡導發起的一項大型社會公益活動,在中國社工協會管理下,以關注解決西部貧困地區心血管疾病、促進落后地區健康醫療水平提升為主要目的,以調研、培訓、救助治療、義診巡診、環保人文、愛心捐贈、健康宣傳為主要內容,以社會參與、政府支持、獨立第三方運作為主要模式。 在民政部領導下,作為“愛心2008”貧困家庭病殘兒童救助項目的延續,“中國社工協會共鑄中國心項目”通過實踐,已摸索出一條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媒體互動的現代公益發展新模式。 2008年以來,在“共鑄中國心”公益理念的感召下,以首都廣大醫藥專家為核心的志愿者隊伍先后深入四川、寧夏、內蒙古、山東等地開展公益活動。 “公益慈善的本質就是影響更多的人,我們希望為社會樹立榜樣。”3月16日,在歡迎儀式上,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公益時報社社長、“共鑄中國心”項目發起人劉京說。 影響更多人參與到公益行動中來,幫助更多孩子恢復健康是共鑄中國心計劃和資助人的共同目標。“像步長集團,以及‘共鑄中國心’其他參與單位,比如香港馬會、企業公民高爾夫俱樂部,都對‘共鑄中國心’給予了大力支持和資助。希望西藏的小朋友能夠在北京安心治療,帶著健康回到家園。”劉京說。 “共鑄中國心項目繼承和延續了貧困地區病殘兒童救助精神,搭建了一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共同參與、踐行公益慈善行動的綜合性救助平臺。”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任啟亮評價道。 根據計劃,今年,“共鑄中國心”還將組織醫療專家赴西藏義診。 ■ 本報記者 劉麗波/文 劉建民/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