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逢 網友、廣告商、公益機構與需要救助人群,如何采用一種方式將以上四類群體建立成為一個多維網絡?答案很簡單:一個小小的背單詞游戲就能搞定這一切。 2012年2月6日-11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推出了一項“世界免費大米周”活動,用于在全世界推廣一種名為“免費大米”的網絡游戲——注冊玩家們只需要點點鼠標,用“背單詞”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就能夠讓千百萬貧民吃上米飯。 點1次鼠標=10粒大米 這個創意來自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間小廚房里。當時,游戲程序員約翰·布林正在幫助他十幾歲的大兒子準備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小兒子在一邊不停地搗亂,大聲嚷嚷著“他不認識這個單詞,他不認識那個單詞!”于是,在布林腦中閃過一個念頭,“應該為孩子設計一個能幫助他記憶單詞的計算機程序”。 對于布林來講,設計一個背單詞的程序很簡單。然而他并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程序員,而是美國在線籌款活動的創始人——在此之前,他已經成功地運營過“世界濟貧網”這樣一個慈善網站。于是這一次,他將為兒子設計的背單詞網絡游戲,與“世界濟貧網”合二為一,組建成為全新的“免費大米網”(www.freerice.com),使一個原本簡單的游戲程序具備了公益色彩:游戲沒有復雜的規則,也不需要注冊登錄,打開網站玩家便會看到一個簡潔的頁面,中間的顯眼位置會給出一個單詞,下面有四個單詞選項,點擊你認為與所給單詞詞義最相近的一個選項即可。如果答對了,網頁右邊的木盤里就會增加10粒大米,每答對一道題,大米的數量都會增加10粒。 在答題的過程中,網站贊助商的廣告會彈出,這些廣告費用會用于認購玩家在游戲中贏得的大米,并且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進行捐贈,用于援助那些正在忍受饑餓的兒童,緩解全球饑荒問題。網站的消息欄中這樣寫道:“無論你是大公司的CEO還是貧困國家街頭流浪的孩子,提高英語詞匯量都會改善你的生活。此時此刻,分布在世界某個角落里的饑民,可能正在享用你贊助的大米。” 四維網絡 雖然“免費大米網”在2007年10月7日建立當天,只募集到830粒大米,但在此之后,游戲的參與人數屢創新高。僅僅三四個月之后,這款游戲累計籌得的米量已經足夠五萬人吃一天,再經過Facebook、Youtube等網站的宣傳之后,每日捐米量曾達到一億粒以上。2009年3月,約翰·布林正式將網站捐獻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現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哈佛大學伯克曼中心合作管理。“‘免費大米’游戲真正展示了如何利用網絡吸引人們更多關注全球饑餓問題,網站很成功。”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干事喬賽特·希蘭說。 于是,一個構筑于網友、廣告商、公益機構以及需要救助人群之間的四維網絡就此形成,使四者之間搭建了十分緊密的四角聯系:網友可以學習知識并且促成捐贈;廣告商作為幕后的捐贈者,獲得良好的廣告效應并且實現企業的社會責任;貧困的大人與兒童獲得糧食;公益機構則可以通過整合以上的資源,為捐助者和受助者牽線搭橋,來完成自己的社會使命。 可以說,免費大米的創意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工藝創新模式,從教育和公益的角度出發,成功探索出公益、互聯網和商業相結合的模式。相比傳統企業直接資助的慈善模式,“免費大米網”更加強調了“人人參與公益”的理念,對于通過贊助來獲取logo曝光時間的廣告商來講,人們參與慈善的熱情越高,對游戲的參與時間越長,企業獲得的宣傳效果也就越好。 一切都是免費的 2008年,“免費大米網”被《TIME》雜志評選為全球50個最棒的網站之一,同一時間,《洛杉磯時報》也評論說,“Freerice.com是最具有獨創性的網站,通過互聯網,它提供了學習、娛樂的機會,并力圖改變世界,更棒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免費的。” 自2011年6月開始,免費大米游戲將其所獲得的捐贈全部用于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柬埔寨開展的行動。糧食署在柬埔寨用獲贈的資金購買大米,到學校開展共餐計劃,同時通過在學校提供免費餐食的辦法鼓勵兒童上學。 其實,類似“免費大米網”這樣把游戲與公益相結合的例子并不難尋找。據媒體報道,最早的“游戲慈善馬拉松”通過連續玩《小行星》街機游戲募款,而被稱為世界上最無聊的游戲《沙漠巴士》也被玩出了慈善新意,每年都會募得上萬美元善款。不過,像“免費大米網”這樣直接以慈善捐助為目標的游戲,目前仍然不多,因此關注與參與者的數量仍然在持續上升。 目前,“免費大米”已經擁有英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法語、中文和韓語六種版本,并且仍在向世界上其他國家發展推廣。2011年10月26日,“免費大米網”正式在中國落地,一個月之后,代理網站中文版的盛大集團便將第一筆“免費大米網”中文版廣告系統收入交給了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此外,一家來自比利時的巧克力商成為了中文版首位認購大米的商家。 中國模式能否打破 “網游”原罪? ■ 本報記者 張逢 自從由美國人約翰·布林創辦的公益游戲網站“免費大米網”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不少國家都嘗試將這一模式復制過來,構筑自身的多維公益網絡,中國也不例外。 2011年10月26日,由盛大游戲有限公司與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合作創建的“免費大米網”中文版正式發布,它與其他語種的“免費大米網”互相獨立,由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盛大游戲公司和中國扶貧基金會三方合作運營管理。 中文版本的“免費大米網”延續了原版簡潔的頁面以及背單詞游戲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添加了一些中國特色內容,例如中國歷史、地理知識以及盛大游戲自己開發出來的一些益智游戲。 與原版網站由個人開發并捐贈給慈善機構不同,此次中文版的研發之所以花落“盛大”之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盛大游戲已經有過一次“公益游戲”的合作。“2006年聯合國糧食署曾經也和盛大游戲合作過名為‘糧食力量’的一款公益游戲。”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區新聞官許楠介紹說,“公益游戲比較容易開發,做公益又可豐富知識,因而頗受學生和白領的歡迎。” 據合作方介紹,通過“免費大米”網站在中國募集到的大米,將主要用于世界糧食計劃署在柬埔寨開展的項目,以及中國扶貧基金會在中國貧困山區開展的營養校餐計劃。據介紹,中文版的捐贈項目執行期為一年,受歡迎程度雖然遠不及原版,但目前也已經有超過5000人注冊,累計捐贈大米43萬粒。 不過,由于“網游”概念在中國一直以來遭受到的褒貶不一的評價,“免費大米網”能否在國內被廣泛接受也尚有待考察。“有一種普遍的觀點是,網絡游戲是背負著‘原罪’而生的產業,一提到‘網游’,大家就會把它跟‘不務正業、玩物喪志、沉迷’這些詞聯系在一起。”盛大游戲傳播中心總監劉紅鷹說,“其實,‘游戲’原本是每個人的天性,游戲創造快樂,公益給別人帶去快樂,讓社會和世界更加美好,這兩者并不是相背離的。我們在想,如果我們將游戲內容改變一下,讓網絡游戲也能產生正面意義,那么大家對網游的看法會不會改觀呢?” 因此,盛大認為,把“免費大米”帶入中國,是游戲公益走向成功的一個關鍵點。“就‘免費大米網’中文版運營這段時間的體會而言,我們首先想的是如何提高游戲本身的趣味和品質,讓玩家愿意來玩。其次,我們也在考慮結合游戲的主要人群,有針對性地做一些活動。同時也會尋求和一些有影響力、形象正面的企業進行合作,聯合推廣,希望能在中國迅速打響品牌,吸引更多人群的參與。”劉紅鷹說。與此同時,盛大游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也解釋道,“廣告模式是獲得捐助的第一步,將來會尋找更多的合作者和合作方式。” 然而,在中國處于起步階段的游戲公益也受到不少的質疑,包括推廣的投入過少;參與方式不夠開放,只有持有盛大游戲通行證的用戶才能登陸網站;網站不能提供有效的用戶反饋機制以及所捐贈大米的去向和執行效果不夠清晰透明等等。很多參與者和有意贊助游戲進而助力中國公益事業的企業都還處在對這一創新模式的觀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