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凱奇 IDG常務副總裁黃翔在1月8日舉辦的北京郵電大學第十屆工商管理新年論壇上向記者表示,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對企業踐行社會責任要求非常高。在過去,一個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做得不夠好,或者在某一個地方做了不負責任的事情,他還可以到別的地方,選擇別的生意做,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現在,就算是它在非洲干的“壞事”,第二天在亞洲就能知道。 如果企業在社會責任方面有問題的話,投資者就會用腳來投票,它的價值會受損,市場表現也會大打折扣。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要貫穿企業整個運營環節,一邊摻“三聚氰胺”賣牛奶,一邊捐錢做好事的企業,或者說一邊搞破壞,一邊做好人的企業不是負責任的企業。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首先是賺錢要干凈,再拿干凈的錢去做好事,企業要對每一個經營活動都要負責。所以,要做負責任的企業,不僅要有好的財務報表,更要有好的責任報表,但是這在目前來看還不是很普遍,不過已經呈現出一種向好的趨勢。 此外,企業不僅要制定財務目標,還要制定責任目標,把負責任的行為納入責任機制之中,在考核員工的時候,不僅要用財務考核,還要有責任考核。比如,聯想、戴爾這樣的公司,不僅要考核賣出去多少臺電腦,還要考核它們在社會上收回多少臺電腦。這些企業能不能做到這一點,需要政府、輿論、投資者、消費者大家共同推動和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