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9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崔子研
今年公益慈善發展大為看好,方方面面躍躍欲試,業內業外未雨綢繆。面臨如此形勢,講兩句民主促進公益發展也許可作參考。
民主管理。官辦公益,要提倡民主,主管單位要按公益規律辦事,充分尊重理事會的業務指導決策權力,以適應公益市場化、社會化需要。不要把公益作為政績工程,下指標、強干預、重權力、弱規律。官辦公益組織也要克服唯權唯上思想,完善理事會架構、完善社會民主參與、完善內部民主建設,群策群力,促動發展。非官辦公益組織要避免家族制、家長制,封閉經營,自彈自唱。同樣需要發揮理事會民主管理作用,發揚社會民主,集思廣益,完善發展。
民主爭鳴。公益實踐是發展的實踐,公益理論是發展的理論。尤其我國公益遠遠談不上成熟。因此,在實踐中形成各種理論是爭鳴過程,促進過程。不論是古希臘還是我國的春秋戰國,正是由于民主爭鳴,才產生了燦爛的古希臘哲學和諸子百家。公益理論亦當如是。現在的問題是,公益理論界嚴重老化,二三十歲的青年學者、實踐中的理論研究者太少。老專家老學者由于受到體制因素的長期影響,思維容易固化,創新有時乏力,再長期占有發言權,容易抑制青年學者的創造發揮。論壇應該多請年輕人,媒體應該多發表青年人的成果,教育界應該多培養年輕人,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共促公益發展。
民主評價。現在關于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評價,集中在少數機構和少數人手里,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評價指標,較窄的被評價對象,開放度輻射度不夠。對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評選、評價,鑒于公益的開放性特點,應該擴大社會民主參與,以凸顯公益的社會影響、社會效益、社會監督。應該通過網絡、媒體等渠道,進行封閉和開放相結合的更為民主的公益評價體系,最大程度上發揮社會民主作用。
資深公益從業者
崔子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