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張明敏
公益項目如何找到合適的志愿者?志愿者又如何找到自己中意的公益項目?
如果有一個能夠鏈接雙方的平臺存在,這一切將變得不再困難。
2013年成立的北京企業志愿服務聯盟便是這樣一個平臺,緊隨其后,上海市外企志愿服務聯盟和廣州企業志愿服務聯盟也相繼成立。
此外,和眾澤益志愿服務中心這樣的NGO也在為企業的志愿服務提供技術支持。
在專業機構的指導、支持下,人力資源豐富的企業開始為公益項目輸出源源不斷的志愿者。
從捐錢到提供志愿服務
王贏是北京市志愿者聯合會秘書處副主任同時兼任該機構旗下北京企業志愿服務聯盟副秘書長,北京市志愿者聯合會是在北京民政局注冊的市級社會團體,隸屬于北京市共青團。這兩個身份使得王贏有很多機會與企業打交道。在他看來,企業做公益的方式正在轉變。
“企業不再滿足于單純捐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動員員工通過志愿服務的方式加入到公益慈善事業中,這需要公益慈善資源的順暢對接對接來保障項目實施。”王贏說。
和王贏一樣有著相似經歷的李鵬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
李鵬現在是和眾澤益志愿服務中心的外宣主管,這家與北京企業志愿服務聯盟同屬于北京市志愿者聯合會的企業志愿服務機構成立已有5個年頭,大部分時間它都是以企業志愿服務第三方咨詢機構的身份出現。
2013年,蘆山地震,李鵬感受到了企業志愿的“溫度”。
“當年地震發生后,很多企業在第一時間并沒有去捐款,而是在尋求提供志愿服務的渠道和出口,企業希望將自身專業化的志愿服務通過員工的志愿行為來實現,從而體現企業社會責任感。”李鵬說。
企業對志愿服務的重視,并不意味著企業的志愿服務就一定能夠做好,專業指導與支持的需求便顯得格外重要。
成立信息對接聯盟
“很多人都有志愿服務熱情,但還是苦于熱情找不對地方釋放,還有的人找到了志愿項目,但發現不喜歡后就放棄了,這又造成了資源浪費。”王贏強調。
建立對接平臺成為迫切需求。恰在此時,擁有大量企業理事單位的北京企業志愿服務聯盟成立了。加入聯盟的企業或者有志愿項目,或者有志愿者,這些原先都獨立分散在各自企業的資源一下被激活了,項目和志愿者很快就在北京企業志愿服務聯盟內流動起來。
隨后,旨在盤活上海、廣州兩地企業志愿服務的機構——上海市外企志愿服務聯盟和廣州企業志愿服務聯盟也相繼成立。
“聯盟理事成員基本都是企業,我們只是將項目和志愿者信息進行對接,不參與到項目前期設置和后期執行,這是聯盟的定位。”王贏說,“在企業志愿服務需求上,我們可能會為企業服務設定志愿服務模塊,志愿者按照這個模塊執行以期早日達成項目目標。”
除此之外,網絡等現代通訊手段也被引入到志愿服務對接之中。
北京“志愿云”、“志愿北京”,上海“志愿者公益”,廣州“志愿時”均能為志愿者提供線上服務,公眾參與志愿服務只需要在這些網絡平臺上一鍵注冊即可,而想要招募志愿者的企業和機構也可以把項目曬到機構的平臺上,供志愿者選擇。
提供全方位支持
除了信息對接服務之外,企業從事志愿服務所需要的支持還包括培訓和項目設計等多項內容。
2014年,美國強生在中國發起“微笑而生”公益項目,幫助中國兔唇兒童免費手術恢復微笑。手術中需要的縫合線由強生公司自主生產免費提供給患兒,并號召強生志愿者進駐醫院協助醫生完成好手術治療。
整個過程并不對公眾志愿者開放,但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支持。李鵬和他的團隊就幫助項目設計了一個在線募款環節,通過向公眾募捐來幫助更多唇腭裂患兒有條件接受免費手術。
1月12日,強生倡導公眾重視新生兒呼吸的“關愛之心”全新傳播項目啟動。
“企業志愿服務在推出項目后,我們會跟進詳細的志愿服務調研,對志愿服務對象、實施方案作出評估,最終建立起志愿服務模型,企業拿到這種模型直接進行操作即可。”李鵬強調。
為保證企業志愿服務項目價值的最大化,對于志愿者的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王贏說,“有了好項目,還需要有好的執行者,企業和公眾志愿者在接觸到特定支援項目時培訓不能少。”
據王贏介紹,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北京市志愿服務基金會每年都會獲得北京市政府的100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用來資助北京市志愿者服務聯合會招募志愿者培訓、執行等費用,并為每一位在北京市志愿者服務聯合會實名注冊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期間購買志愿保險,保障志愿者權益。
第三方評估服務效果
除了支持,對企業進行的志愿服務進行評估同樣重要。
怎樣評估企業志愿服務項目效果?和眾澤益在2014年12月15日發布的2014年《中國企業志愿服務評價發展指數》似乎給出一些答案。
該《報告》確立的中國行業企業志愿服務小時數價值為24.99元人民幣/小時,還設定了中國企業志愿服務發展評價基礎指數(4個維度,28個指標)及發展指數(5個維度20個指標)。同時發布了行業志愿服務小時數標準指南。《報告》顯示僅有6.59%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將“員工志愿服務”的內容列入核心議題,企業志愿服務價值空間仍然很大。
“這的確不是很好評估的,我們建議這種評價應該是多維度的。”李鵬介紹說,“目前對于企業志愿服務項目的評估基本都是在服務人次、服務時長和服務受助群體的幾個指標上,報告中提及基礎指數和發展指數今后可以作為一個新的評價標準,但這仍需要時間來檢驗。”
■ 本報記者 張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