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體系不斷健全,老年人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 “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成就
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成就,民政部部長陸治原、副部長李常官、副部長胡海峰、副部長劉振國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劉振國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高,達到79歲,比2020年提高了1.07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歲。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
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2%;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的15.6%。民政部認真履行老齡工作職責,會同相關部門狠抓工作落實,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體系不斷健全,老年人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合法權益得到有力維護,積極作用得到有效發揮,老年友好的社會環境加快形成。
在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方面,民政部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的指導意見》,優化完善老年人社會參與支持政策、保障措施和社會環境。以“銀齡行動”為抓手,推進老年志愿服務常態長效開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登記注冊的老年志愿者已經達到5358萬人,服務總時長16.4億小時,老年志愿服務的社會效益日益明顯。進一步拓寬老年人社會參與渠道,為老年人更好參與經濟社會提供有力保障,鼓勵和引導老年人服務社會、創造價值,在“老有所為”中實現“老有所樂”,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
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方面,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工作機制的指導意見》,完善多部門協作機制,推動形成風險預警防范、糾紛發現報告和化解處置的工作閉環。持續深化“法律服務助老護老”行動,推動加強老年人司法服務和保障。大力支持相關部門治理老年消費、旅游、教育、養老金融等領域存在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突出問題,堅決打擊涉老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障廣大老年人合法權益。
在建設老年友好社會方面,持續組織開展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活動,在基層涉老單位、為老服務組織、公共服務窗口單位中評選命名了一批全國“敬老文明號”,表彰了一批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范人物;每年組織開展“敬老月”活動,已經實現了縣級全覆蓋。同時,深入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著力增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思想觀念;以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為抓手,推進老年友好社區、老年友好城市建設。截至2024年年底,已累計創建299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會同相關部門推進老舊小區和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優化老年人出行環境,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大力建設老年友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