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武勝男
近日,因為綠孔雀,云南省紅河干流戛灑江投入近一億元的水電站工程就此停建,這則新聞登上熱搜并引發網友熱議。記者經了解發現,這起案件是由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發起的“云南綠孔雀”公益訴訟案,也是全國首例野生動物保護“預防性”公益訴訟。
綠孔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據北京動物園等單位在2018年發表的《中國綠孔雀種群現狀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現存野生綠孔雀僅為235~280只。
等待三年的一審判決
2017年3月,時任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工作人員的觀鳥愛好者顧伯健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先是聽到了綠孔雀的叫聲,而后見到了綠孔雀,證實當地有綠孔雀及其棲息地的存在。
同時發現的還有在建的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顧伯健發現綠孔雀的棲息地處于水電站的淹沒區,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呼吁,引起了自然之友和野性中國的重視。
經實地考察調研后,自然之友和幾家環保組織得出結論,此地是中國現存綠孔雀最大的種群和最完整的棲息地,一旦被淹沒,將引發該區域綠孔雀滅絕的可能性。
意識到問題的嚴峻,當月,自然之友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野性中國,聯名向原環保部發出緊急建議函,建議暫停戛灑江一級水電站項目,挽救瀕危物種綠孔雀最后完整的棲息地。
由于當時水電站已開始建設,自然之友在2017年7月12日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請求判令水電站停止建設。此案在同年8月14日立案;9月20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此案由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11月6日,昆明中院受理自然之友訴戛灑江一級水電站項目承包方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新平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新平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昆明設計院”)環境污染責任糾紛一案。
歷時三年,2020年3月20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一審判決:
“被告新平公司立即停止基于現有環境影響評價下的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建設項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對該水電站淹沒區內植被進行砍伐;
對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的后續處理,待被告新平公司按生態環境部要求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后,采取改進措施并報生態環境部備案后,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視具體情況依法作出決定;
由被告新平公司向原告自然之友支付為訴訟產生的合理費用8萬元。”
水電站環評報告被疑不專業
據可查資料顯示,新平公司提交《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簡稱 《環境影響報告書》)后,在2014年,得到云南省環境保護廳(現云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發出的《關于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環審[2014]207號)。
該項目還取得了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國家水利部等相關主管部門的批復,這意味著戛灑江一級水電站取得合法建設資格。
戛灑江一級水電的建設同時配套有清庫工程,將砍伐河道兩邊的樹木、道路修(改)建,這些行為還將危害生長在此區域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陳氏蘇鐵,并對紅河流域僅存的、尚保護較為完整的干熱河谷季雨林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破壞。
自然之友認為,《環境影響報告書》未經科學調查,缺乏實地調研,在無事實證據和科學依據的前提下,主觀認定項目建設不會對綠孔雀造成直接影響,屬于重大失實。
昆明設計院系新平公司的股東之一,也是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的總承包方,對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的建設本身具有重大利益,其做為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技術單位,難以客觀的評估該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且從報告書的內容看,并未提及綠孔雀棲息地、蘇鐵、季雨林、熱帶雨林等生態要素。
新平公司向昆明中院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也載明:“由于時間局限和野生動物特點,無論鳥類還是其他隱蔽性更強的其他的類群動物,均不可能在短期內通過實地觀察得到滿意結論,所以評價時綜合對文獻資料和訪問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結論。”
資料顯示,陳氏蘇鐵在2015年被正式列入世界蘇鐵名錄。新平公司認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和報告時陳氏蘇鐵尚未被正式列入世界蘇鐵名錄,因此報告書尚未包含相關內容。
就《環境影響報告書》存在的問題,記者致電昆明設計院,其表示:“目前案件正在上訴期,判決結果沒有生效,不好做評判。”
新平公司稱,2017年7月21日原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向其發出《關于責成開展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后評價的函》(環辦環評函〔2017]1159號),函件載明:
“近期,一些環保組織向我部反映,你公司負責開發建設的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級水電站實施過程中,可能對國家1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瀕危物種綠孔雀棲息環境造成影響。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七條規定,現責成你公司就該項目建設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采取改進措施,并報我部備案。后評價工作完成前,不得蓄水發電。”
新平公司表示,接到此函件后,戛酒江一級水電站建設項目于2017年8月停工至今,未開展截流蓄水及清庫工作。
因意識到綠孔雀棲息地及保護措施等相關研究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作,一兩年內無法研究出成果,存在較大科研難度。同時考慮到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是否能繼續建設仍屬未知,因此實際并未按函件要求開展相關環境影響后評價。
四家環保機構再次為綠孔雀發聲
對于昆明中院的一審判決,自然之友則認為,此判決意味著,對綠孔雀存在巨大威脅的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目前只是暫時停工,并未被永久停工。此工程未來是否會繼續建設,取決于生態環境部根據新平公司完成的環境影響后評價之后做出的決定。
多家環保組織和社會公眾努力多年的綠孔雀保衛戰,尚未取得最終勝利。除非該項目未來重新選址,或者大幅度調整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否則從客觀上來說將無法消除項目建設對于綠孔雀棲息地的損害。
3月25日,自然之友聯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野性中國、阿拉善SEE基金會向生態環境部發表建議函,懇請生態環境部依法撤銷《關于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和《關于責成開展云南省紅河(元江)干流戛灑江一級水電站環境影響后評價的函》,讓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永久停工,切實保護綠孔雀在中國最后一片面積最大、最完整的棲息地。
函件中,四家機構均認為,讓戛灑江一級水電站永久停工,保護綠孔雀在中國最后一片面積最大、最完整的棲息地,是踐行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精神的最好案例,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建生態文明美好愿望的最佳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