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1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2010年,諾華集團在中國四川省啟動了“諾華川西南林業碳匯、社區和生物多樣性項目”。該項目旨在開發和示范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促進碳吸收,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其他環境效益,促進鄉村社區發展并增強周邊自然保護區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環境保護是諾華履行企業責任一個重點關注領域。諾華在日常運營中的各個環節都高度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始終堅持最高的環保標準。與此同時,諾華還在全球開展了多個環保項目,致力于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保護人類共同生存的地球。諾華川西南碳匯項目,是中國第一個與外資企業直接合作的造林減碳項目,是諾華全球第三個“抵消碳足跡”項目。
諾華川西南碳匯項目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以大熊貓等珍稀瀕危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所選區塊全部位于水土流失嚴重的長江上游,覆蓋的均是在50年代至80年代被采伐后沒有得到恢復的退化土地。項目共涉及甘洛、越西、昭覺、美姑和雷波五個縣及馬鞍山、申果莊和麻咪澤三個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包括17個鄉鎮27個行政村,受益村民達1.8萬余人,其中97%的人口為少數民族。自2011年至2015年,當地農民在3630公頃的土地上種植了約500萬棵樹。預計到2016年底,項目總種植面積將會達到4096公頃。項目預期將在未來30年內吸收大氣中120萬噸二氧化碳。
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為當地社區提供了造林和管護的工作機會,增加了當地貧困社區的收入,增強了社區百姓種苗培育、造林的技術和森林管護的技能,同時也大大提升了當地百姓的自然保護意識。未來30年的森林管護將使這些收益倍增。選擇執行這個需要長期付出的項目,體現了諾華對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對中國的長期承諾與貢獻。
2013年3月,諾華川西南碳匯項目通過氣候、社區及生物多樣性聯盟(Climat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Alliance,CCBA)的標準金牌項目認證,成為在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社區和增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三方面都具有突出效益的CCBA標準金牌項目;同年10月,成功注冊為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