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院村共建”探尋鄉村發展
7月4日,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與高崗村、騎龍村、中壩村、海棠村簽訂新一輪共建協議,標志著這一創新模式進入規模化復制新階段。
以創新探索農村垃圾分類并形成“高崗村模式”而聞名的高崗村,早在2020年便與籌建中的蒙頂山學院結緣。學院實體運行后,也帶動影響高崗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從過去20萬元逐漸提升至如今100萬元。
2023年4月20日,蒙頂山學院的重要支持創辦單位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與雅安市人民政府簽訂《凝聚社會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當年5月9日,蒙頂山學院黨組織與高崗村黨組織正式簽約共建,通過組織活動聯建、人才培養、智力支持、項目合作、志愿服務五大方面入手,參與到高崗村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
在聯建共建機制下,蒙頂山學院助力高崗村一方面強化組織建設,以黨組織建設為基礎,理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村集體公司等多個主體的關系和機制;另一方面強化隊伍建設,通過“一抓兩帶一促”機制,抓“兩委”頭雁引領,帶黨員和能人能力提升,促村民共同致富。
兩年間,雙方組織8次組織聯建活動、4次班子輪訓活動,學院支持培養高崗村20人次參與課堂培訓和外出參訪學習,包括前往日本、浙江杭州和湖北黃岡等地。依托學院資源整合優勢,引入專業服務機構開展社區營造服務,幫助高崗村組織社區活動、組建茶文化宣傳隊伍、研發茶旅融合鄉村振興實踐課程、設計品牌VI等。學院黨員也積極參與到高崗村志愿服務工作中,兩年來累計走訪慰問22戶困難群眾,發放6600元慰問金。
同時,蒙頂山學院協調在高崗村落地公益資金約200萬元,協助爭取政府各類項目資金300余萬元,用于高崗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升級發展。
學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村莊作為實踐課堂與人才孵化器。一方面,向聯建共建村開放培訓資源,為村干部和產業帶頭人“擴容升級”;另一方面,推動學院教職工“下沉”村莊一線開展實踐,在鄉村振興鍛造“一懂兩愛”專業力量。
此次與四個村的新一輪合作,學院將重點探索內部機制和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各方資源優勢。具體合作內容將圍繞黨組織建設、人才培養、資源共享和志愿服務四個板塊,實際操作中將與每個聯建共建方討論確定各自目標和指標。
四川蒙頂山合作社發展培訓學院院長王光遠表示,這種“校村互動”的雙向賦能機制,有助于推動學院形成實踐到研究再到賦能的閉環,最終實現學院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