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與公益068丨強制披露主體2024年度可持續信息披露情況如何
益場觀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強制披露主體2024年度可持續信息披露情況分析報告》
近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編寫發布《強制披露主體2024年度可持續信息披露情況分析報告》,分析總結412家強制披露上市公司2024年度可持續信息披露情況。報告統計,整體來看,2022至2024年度,絕大部分強制披露主體已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2024年度披露率達94.42%;從行業來看,按照中上協行業分類,2024年度絕大部分行業的強制披露主體的披露率已達100%,金融業,制造業和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未達100%。
從所有制類別來看,2022至2024年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強制披露主體的披露率均高于民營企業、公眾企業等。2024年度,非國有企業強制披露主體的披露率已達90.48%(209家),國有企業的強制披露主體的披露率為99.45%(180家)。
在報告使用名稱方面,2022至2024年度,強制披露主體使用“可持續發展報告”為報告名稱的比重顯著增加;“ESG報告”作為最常用的名稱,占比基本與2023年度持平,而“社會責任報告”命名的占比則顯著下降。2024年度,389家已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的強制披露主體中,使用“可持續發展報告”“ESG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為名稱的占比分別為34.19%(133家)、51.16%(199家)和14.65%(57家)。
在編制依據方面,2024年度,389家已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的強制披露主體中,披露遵照《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編寫報告的公司占比達83.03%(323家)。除前述指引外,香港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指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UN SDGs)是其他主要的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依據。
在鑒證比例方面,2022至2024年度,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可持續發展報告進行鑒證的強制披露主體數量呈上升趨勢。2024年度,389家已披露可持續發展相關報告的強制披露主體中,有27.51%(107家)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可持續發展報告整體或部分數據進行鑒證,并披露相關鑒證報告。
ESG議題發展
招商證券發布“益招向善•致遠前行”公益金融品牌
6月5日,招商證券在深圳發布“益招向善•致遠前行”公益金融品牌,并掛牌成立行業首家ESG公益金融實驗室。該公司此前創新推出業內首只基金投顧公益組合,將50%以上投顧費長期、持續投入公益事業。
Infosys宣布比《巴黎協定》規定的2050年提前30年達成碳中和目標
數字化咨詢和服務企業Infosys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其發布了其2030年環境、社會與治理(ESG)愿景:Infosys當前按照英國標準協會制定的PAS 2060碳中和承諾新標準,已經完全實現碳中和。Infosys承諾,繼續每年在范圍一、二和三(Scope 1、2 and 3)排放層面保持碳中和,減少75%的范圍一和二溫室氣體排放,并將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絕對降低30%。
社會責任
任正非:國家越來越開放,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6月10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文章《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對話任正非》。對于“民營企業發展問題,需要國家提供什么支持”這一問題,任正非談道,“法治化、市場化,政府依法依規行政。企業主要是價值創造、技術突破,遵紀守法,依法納稅。這個和諧的發展模式,就會讓經濟活力一點點地散發出來。”
任正非表示,國家越來越開放,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國家在黨的領導下,行政上是統一的,政令是通達的,逐步形成統一的大市場是可能的,一定會突破所有的封鎖,實現偉大的復興。
環境責任
2025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重慶舉辦
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重慶市人民政府在渝聯合舉辦2025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示全國各地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成果,倡議社會公眾積極行動,投身美麗中國建設?;顒蝇F場,長江經濟帶11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共同發布“共護美麗長江”聯合倡議,并啟動“共護美麗長江,志愿有我”生態環境志愿服務聯動活動。
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
6月3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推動生態文化出海、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促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等十項生態文化建設的具體舉措。意見強調,要在人才培養、鼓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支持生態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強保障,組織開展生態文化建設試點和成效評估工作,征集并向社會宣傳推介生態文化建設典型案例。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典型案例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經第三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部對第一批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公開通報:呂梁汾陽市山西中汾酒業投資公司取水許可水源類型為地表水,取水量為157萬立方米/年,實際長期通過自備井違規取用地下水,汾陽市水務部門“以罰代管”,2023年實施行政處罰后仍默許該公司繼續取用地下水;迪陽新型材料公司在刁口河河道管理范圍內違法堆存工業固廢粉煤灰約49萬噸,占地約317畝,無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等措施,污染周邊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張家界溶洞垃圾問題最新進展:已清理51噸、立案14起
近期,湖南慈利縣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引發公眾關注。事件發生后,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溶洞污染治理工作正在加快推進。經核查,大田坑溶洞、楊家坡溶洞污染物主要為禁止焚燒垃圾后至城鄉環衛一體化前(2010年至2016年期間)傾倒的生活垃圾。截至6月6日,已對4名責任人停職檢查,對涉嫌環境違法問題已立案14起,對涉嫌違法排污的養殖戶立案調查3家,對東方希望燕子育肥場停產整改,對東方希望其他6家養殖場開展執法檢查;慈利縣人民檢察院對涉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和個人進行公益訴訟立案。
治理責任
亞朵集團致歉
6月8日,亞朵集團就近期杭州西溪紫金港亞朵酒店發生的“枕套事件”發布聲明:事件原因系分揀錯發;立即整改行動為門店停業整頓,布草全量換新。此前,有網友發帖稱入住浙江杭州一亞朵酒店時,發現酒店出現了印有醫院標簽的枕套。針對相關情況,6月3日晚,杭州西溪紫金港亞朵酒店曾發布致歉聲明。
國際公益
中國援加納醫療隊到當地孤兒院開展義診活動
6月7日,第14批中國援加納醫療隊走進加納首都阿克拉的一家孤兒院,為60余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孤兒開展義診并捐贈生活與學習用品。第14批中國援加納醫療隊由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派出。
ESG公告牌
北京國際可持續大會將于6月19日舉行
北京國際可持續大會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主辦、中國中車集團承辦,將于2025年6月19日(星期四)在北京市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行。大會主題是“推動全球基準落地實施:構建包容協同的可持續信息披露生態體系”。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開展2025年第一批重點碳排放單位抽查工作
6月5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第一批重點碳排放單位抽查工作的通告》,按照2025年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安排,該局分兩批開展2025年重點碳排放單位和一般報告單位排放抽查工作,并就第一批170家重點碳排放單位抽查工作安排進行通告。
“一個長江”青年環保行動者“跬步”支持計劃第四期開放申請
自2022年起,在華泰證券的支持下,華泰公益基金會與山水公益基金會發起“一個長江”青年環保行動者“跬步”支持計劃,并由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提供支持。項目旨在支持已在生態環境保護公益領域一線做出一定實際貢獻并有志于在該領域長期發展且有潛力的優秀青年人,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行動者與公益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該計劃新一期為20名青年環保行動者提供稅前金額為2.5萬元/人的支持資金,以年度為單位開放申請。用途不作特別設定,可用于支持申請者能力提升、開展研究和保護項目以及日常生活等。開放申請時間為2025年6月5日-7月31日。
本期編輯:趙明鑫丨實習生:任斯諾
責任編輯:李 慶
內容審核:王 勇
數據建設:公益時報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收錄周期:2025年6月3日至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