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ESG中國化:戰略與實踐優秀案例征集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為我國高質量發展與ESG發展理念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ESG是一種引導企業管理和金融投資向善的重要理念,于2004年由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提出。
理論上,作為非財務信息披露指標,ESG要求企業在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制定發展策略,平衡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實踐中,ESG理念與我國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中國與全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一致,讓資本促進產業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功能相適應,符合投資人的基本利益和長遠利益。
近年來,在國際市場影響和本土政策雙重驅動下,我國ESG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ESG實踐生態體系。
據Wind數據及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9日,已有237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度ESG報告。同時,已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發布或修訂董事會戰略及ESG委員會工作細則。
當前,國際組織及國際評級機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ESG評價標準,歐盟委員會2022年3月公布的近零工業法案,日本、新加坡等亞洲主要證券交易所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相關信息,這些指標在一定程度上給國外企業踐行ESG提供了參考。
但由于社會發展階段不同,一些指標較難衡量和反映我國企業的ESG發展水平,標準需要更加中國化,形成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ESG指標評價體系,助力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ESG中國化,推動ESG理念更好地融入中國企業,助力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公益時報》近期推出“ESG中國化:戰略與實踐優秀案例征集”,向全社會征集“ESG報告”“ESG人物”“ESG機構”“ESG監管”等案例。
該項目通過搭建高端平臺傳播渠道,彰顯責任引領、凝聚共識、明確目標,構建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公眾“五位一體”的ESG生態圈,引導并幫助機構開展內部ESG能力建設、提升可持續發展水平,讓ESG助力企業品牌價值。
我們將宣傳推廣一批優秀機構,為更多機構推進ESG工作、開展ESG實踐提供思路,帶動機構追求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向可持續目標邁進。
如果您正在尋找ESG領域相關資源或展示渠道,請與我們聯系。
?征集標準
此次征集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GRI 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香港聯合交易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ESG披露規則等披露指引文件中的議題為主。
?征集內容
ESG報告:如果貴單位已發布ESG報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邀約研究方、實踐方、監管方、公眾方、媒體方組建專業評審團,擇優選出報告,通過全媒體渠道展現,構建良好輿論環境,為企業提升信息透明度,贏得利益相關方的信任,增加投資機會。
ESG報告已逐漸成為企業向利益相關方披露的“第四張報表”,這不僅是上市公司交給資本市場的一張“答卷”,更是展示其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壯志雄心。
ESG人物:如果您是ESG實踐者、研究者或從事相關業務,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推出人物專題報道。
人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有效保障。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圍繞“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ESG發展產生積極貢獻。
ESG機構:如果您的機構在ESG方面產生突出貢獻,典型案例,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推出機構專題報道。
發揮榜樣力量,引導國內機構提升ESG建設水平,推動商業及研究更負責和更可持續。
ESG監管:如果您是ESG行業監管者,愿意提供熱點及爆料,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推出監管信息報道。
行業良性發展需要專業、透明、高效的監管策略,讓機構更早發現負面影響,增強企業應對“負外部”效應能力。
?征集對象
ESG報告發布者、實踐者、監管者、研究者、公眾
?項目執行
征集時間:6月至10月
集中報道:7月至10月
年度盛典:11月
?活動形式
高端人物對話、熱點議題交鋒、高峰論壇、企業多方探營、榜樣機構推介、年度盛典等。
?征集方式
征集郵箱:editor@gongyishibao.com
聯系電話:18516986581
(請在郵件中注明:“ESG+報告”“ESG+人物”“ESG+機構”“ESG+監管”)
?其他事項
1.申報征集材料者被視為授權《公益時報》擁有申報材料的完整使用權,本報有權對征集內容引用、發表、推送及展示。
2.申報征集材料者被視為已充分理解并接受征集條款的規定。
3.本次征集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公益時報》所有。
注:點擊下方附件下載申報表
·附件一:ESG報告申報表
·附件二:ESG人物申報表
·附件三:ESG機構申報表
·附件四:ESG監管申報表